第07版:百家汇

以“通关”意识促进乡村共富

微观点

资源整合与要素流动不必囿于形式,也无须受制于资金,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探索“下山居住、上山致富、人才回归、产业兴旺”,坚持“三产接二连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新昌自去年推出“邮快合作”模式以来,乡村快递驿站已覆盖180个建制村,预计到10月底实现所有建制村“快递进村”全覆盖。

——据9月7日《绍兴日报》

快递进村,说到底就是一种服务。相关部门通过快递网络的乡村布局,打通产品的运输瓶颈,让村里的农产品进城,让城里的工业品下乡,让村民享受到家门口寄取件的便利。即使远在新昌山区,刚出土的小番薯打包托付快递,当天就可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相比于以前等人上门收购,或借车运进城里去卖,村民的家门口致富梦想又照进了一层,拥抱互联网,乡村不该缺席,“邮快合作”以渠道优势让新昌的乡村拥有了与城市一样的快递生活。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难点其实很大程度在于交通的落后,受道路状况局限或路程远距制约,物流无法抵达,快递无法进村,每到农产品丰收季,菜农与果农便愁云密布担心销路,一边是果子蔬菜烂田头,一边是超市水果卖高价,如何让果蔬从田间地头走上消费者的餐桌,成了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的一道屏障。随着乡村道路设施的完善,电商平台的崛起,快递网络的延伸,“快递进村”已经大面积铺开,城乡的产品流通已基本不成问题。但是面对乡村振兴共富的时代命题,仅有“快递进村”是远远不够的。运输的瓶颈打通了,还有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体制等各种有形无形的瓶颈期待及时消除,否则乡村振兴的“经脉”不通,共同富裕又从何谈起?!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认为,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的新的市场化改革,关键要实现三:即城乡的规划和行政管理一体化、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市场化、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乡村间要素流动的市场化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难点与重点。

“快递进村”只是实现了产品的流动,离“要素的流动”还相距甚远。也就是说,在乡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还需要更多的“通关”,打通人才回归、土地流转、资源盘活、资本下乡、村企协作等层层关卡,打破束缚要素流动的机制障碍,促进多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自由流动。简单地说,就是要想方设法使城里人到乡村消费,使村里人在家门口创业,使农产品成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媒介。

安吉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为了做大美丽经济,以余村为中心,整合各村资源,进行规模开发,5个村共同出资1000万元,组建“五子联兴”强村公司,落地了15个项目,到2023年年底,将年均提供就业岗位500个。村村联盟与村企共享是一种模式,“公司+农户”又是一种模式,资源整合与要素流动不必囿于形式,也无须受制于资金,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探索“下山居住、上山致富、人才回归、产业兴旺”,坚持“三产接二连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

希望在“快递进村”全覆盖后,新昌可借鉴安吉好的经验,推出更多的“通关”之举,消除乡村振兴路上的种种障碍,让当地百姓尽早共富。

□特约评论员 钱科峰

2021-10-26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168861.html 1 3 以“通关”意识促进乡村共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