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报告!G56杭瑞高速徽向岳山二号隧道内起火!”近日,杭州北管理中心监控员王维在电子巡查时发现岳山二号隧道内车辆起火,立即将情况上报,有条不紊地开始监控室内的救援工作——切换隧道信号灯,打开隧道警报系统,通过隧道喊话系统,紧急提醒滞留隧道内的司乘人员尽快撤离现场,并及时通知高速交警、消防、道路巡查施救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救援。
高速上的巡查员接到事故救援通知后,火速赶往事故现场,第一时间疏散撤离滞留车辆和人员,并在事故后方设置警示标牌设施,协助高速交警、消防、施救等力量共同进行事故救援处置,隧道巡检员也及时赶到事故现场,迅速打开隧道内人行通道安全门,在指挥帮助滞留人员安全撤离的同时,使用隧道内的消防设施设备,配合消防人员迅速扑灭大火。
从监控员发现,到巡查员现场疏导,管控、救援,再到配合灭火,整个救援过程仅用时1小时47分钟。
当被问到高效救援背后的原因,除了日常对隧道灭火专项处置训练到位之外,巡查员吕春光还提到了一张“小卡片”,这张卡片上清晰地印有:隧道事故应急处置卡。吕春光说,就是这张卡,帮助他在救援时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
为保证编制的应急处置卡能够在实际作业中提供有效、实用的指导信息,编写人员结合高速公路各岗位实际,通过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风险辨识、评估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事故发生的特点,制定建立相应的防范、管控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卡是根据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特点,编制的应急小卡片。卡虽小、作用大,用于现场作业人员对各种险情或事故的防范处置,以“简明、实用、有效”为原则,使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也变得“易读、易懂、易携带、易操作”。
同时,一改以往的“书籍式文件”为“A4规格活页式卡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员工可以将其作为岗位应急处置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身实际,在工作间隙阅读学习,在演练或实战中可快速补充“营养”,真正做到“一卡在手,安全我有”,大大增强其实用性和指导性,实现“应急响应”的全覆盖。
□通讯员 许宇培 张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