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家汇

上好“第一课” 要有好老师

全国劳动模范竺士杰(资料图片)

微观点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在的他们,正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第一课”旨在为少年儿童打好思想道德的基础,其所蕴含的思想力量,将贯穿之后的“每一课”。这,也是上好“第一课”之要义。

2月17日,宁波春季学期开学日。当天上午,在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总工会主办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中,10位劳模被聘为宁波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导师;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宁波舟山港首席桥吊司机竺士杰,还以自己的奋斗故事,给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

劳模不是一天就炼成的。竺士杰告诉同学们,刚入行时,他因为吊车动作太慢,收获了一个“姜太公”的称号。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在从实践中摸索,最后获得全市桥吊比武第一名。以他姓名命名的桥吊操作法推广后,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强、业务精的桥吊司机。竺士杰40分钟的演讲,收获了同学们6次热烈的掌声,在同学们心中播种下“劳动光荣”的思想种子。

近年来,每一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都受到极大重视。以今年春季开学为例,有的学校“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融入了冬奥元素、女足精神;有的学校邀请科学家、劳动模范来进行讲座;有的学校将《民法典》带进课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都引导着孩子们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精神的养育,要从“第一课”开始。上好“第一课”,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第一课”,父母不能缺席。《礼记·大学》中说:“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意思是:要治理好国家,先要管教好自己的家庭;管教不好自己的家庭而想去教育好别人,是从来没有的事情。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为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了国事。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社会风气是否健康,社会价值观是否具有正能量,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此次宁波“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劳动教育”,同时拉开“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序幕,其目的是激励同学们向劳模学习、向工匠看齐。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是一面旗帜。如果全社会不能形成崇敬劳模、崇尚劳动的良好风气,又如何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在的他们,正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第一课”旨在为少年儿童打好思想道德的基础,其所蕴含的思想力量,将贯穿之后的“每一课”。这,也是上好“第一课”之要义。

□本报评论员 徐君

2022-02-22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205756.html 1 3 上好“第一课” 要有好老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