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目前,台州市已累计完成国省道“桥头跳车”治理150座(其中省民生实事计划29座,实际完成103座),民生实事完成率355.17%,完成数与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
今年来,台州市聚焦影响群众出行舒适度的难点、痛点,全面整治“桥头跳车”及路面不平等问题,通过建立“三全三化三常”工作机制,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具体包括:构建“三全”(指:全市域、全方位、全时段)推进机制,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实施“专班运作”,全市域推进专项整治,组建“桥头跳车”治理专班,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确定“一点位一责任人”,在29座省民生实事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再排查、再梳理“桥头跳车”点位121座;实行“三个同步”,全方位保障工程进度,将“桥头跳车”治理与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招标、同步施工,克服沥青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治任务;坚持“专常结合”,全时段补齐路面短板,结合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专项整治工作,按照“一桥一路一方案”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整治措施,动态排查整治路况、路域问题点位。同时常态化开展小修保养专项行动,抢抓晴好天气窗口期,完成修补坑洞及罩面,提高路面行驶舒适性。
构建“三化”(指:团队化、科学化、数字化)攻坚机制,高标准提升整治质效。实施“团队化”攻坚,整合行业技术骨干,成立“技术联盟”,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论坛,形成问题晾晒、专题研讨、创新探索的攻坚模式,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化”治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取桥头路面接顺、路基加固、轻质材料换填等整治措施,逐一消除路面病害,做到靶向精准施策;创新“数字化”管养,开发“公路养护工程数智管理系统”,建立公路数字化管养机制,构建参建单位人员考勤机制和隐蔽工程、关键部位质量监管机制,实现项目实施问题“市县部门联办、监理单位协办、施工单位整改反馈”。
构建“三常”(指:三个“常态化”)长效机制,高水平打造预防体系。一是常态化评估检测。对完工后的道路开展路面平整度和“桥头跳车”检测,科学判定整治效果,确保路面行驶平整舒适。目前,已全市完成66座桥梁自动化检测工作;二是常态化摸排起底。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使用专用巡查车辆,对路桥过渡段内各车道桥头行车舒适度进行动态摸排,加强隐患自查和整改,做到“发现一座,治理一座,达标一座”;三是常态化预防养护。推进预防性养护管理,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资金使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和公路使用周期延长。今年计划投入470万元开展50座桥隧预防性养护工程,内容涵盖桥梁裂缝封闭、病害修复、桥面车辙处治等,目前已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记者 张诗雨 通讯员 蒋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