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永嘉学派馆走访记

暮秋日斜的午后,从写字楼出来遛弯儿,爬爬海坦山,一会儿到达山顶,一幢三层灰砖黛瓦的民国式楼房就在不远处——永嘉学派馆到了。怀着好奇与憧憬,我走进这古色古韵的建筑。

永嘉学派从何而来?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要观点和历史传承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里寻找答案。

永嘉之学,源溯北宋王开祖、丁昌期等人,兴起于南宋,因其代表人物多出自温州,温州古称永嘉,由此得名。到南宋,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形成学派,叶适集前辈学术理念之大成。时至晚清,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注重实效、不尚空谈的永嘉学派,再次引起时人关注,“朋友圈”不断扩大。曾国藩认为,永嘉学派“足以通难解之结,释古今之纷”,谭嗣同认为永嘉之学“可资经世”。

永嘉学派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重视经史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主张通商惠工、减轻捐税,探求振兴。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曾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并称南宋三大思想流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为温州输送了一大批人才。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进一步促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温州一跃成为国际港口,迎来了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温州涌现和汇聚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商贾巨富,人口最多时接近百万。所以,南宋学者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温州“其人善贾”。此外,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多地少,单纯依靠农耕,实在难以解决温饱。

千百年来,永嘉学派所主张的“经世致用,义利并举”的“事功”思想,引导和启示着后人。特别是崇实重商的传统,让改革开放之后的温州人求实创新,创造了瞩目的“温州模式”,不断激扬和滋养着“温州人精神”。

追根溯源,永嘉学派的出现,标志着温州人有了一套稳定有效的文化心理沉淀,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永嘉学派馆还建了一张横跨馆内外的文旅导流网络。循着永嘉学派这条纽带,鹿城区海坦山成了有故事底蕴的文化公园,永嘉“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叶适墓也在海坦山南麓,离此地两个红绿灯的一箭之地,又有朔门古港遗址发掘重要成果,“千年商港”温州港,南宋、元代时曾开辟为国际贸易口岸。跟随着先贤的足迹,可以轻松去打卡鹿城区各个文化景点。

行走在“永嘉学派”的文化长廊里,有永嘉学派文化大数据平台帮助梳理,我们仿佛穿行于历史长河与现代科技的时空中。搭上智云科技,一批基于文化的数字化设备,巧妙打造了如学派问答、推开世界的门、八面锋数字剧场等体验感极强的项目。

炫目的沉浸式投影室,瞬间拉近了观众与永嘉先贤的距离,感受一系列可听、可看、可触摸的体验。法国诗人有一句豪语“人生是要死去的,诗王才可以不朽”。诗王若是不朽的话,文化界最高的象牙塔,先贤大儒当然也不会死去,教后代为人处世的道理。临走,我扫描新华智云AR明信片,看3D叶适讲永嘉之学,零距离地感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我们是一脉相通的。“其学必测之古,证之今”。

永嘉学派兴起于南宋,重振于晚清,复兴于当代,它与这温州这座千年商港兴衰共振,其体现的务实重商、家国情怀、事上理会、经世致用,仍历久弥新,启迪今人。

□陈中 文/摄

2022-11-23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288590.html 1 3 永嘉学派馆走访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