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要凝聚监管和群众力量,共同抑制“自媒体”网络谣言,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生态,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外,希望广大网民拿起法律武器,积极举报网络谣言,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布通知指出,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023年3月16日澎湃新闻)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人们信息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同时也方便了一些不法分子制造许多肆意恶搞、无中生有的网络谣言。这不仅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扰乱了公共秩序,也损害了当事人的声誉和公共利益,还败坏了社会风气,让民众深受其害。所以,网络谣言,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网络乱象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指出,一方面是由于辟谣主体公信力不高、专家声音缺失,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一些民众科学素养不高,更容易接受负面信息。此外,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对造谣传谣乐此不疲,也导致谣言“屡辟不止”。因此,整治网络谣言要下狠心,聚合力,狠狠打击网络谣言不法分子。
为整治“自媒体”网络谣言,相关部门要协同平台,利用信用评价体系、信用公示与失信惩戒制度以及黑名单制度等措施,强有力地从源头抑制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提升打击网络谣言力度。
希望广大网民也能自觉守法,文明上网,不听信,不谣传,主动辟谣,积极举报。而对于极少数人受到网络谣言被蒙蔽之时,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披露真相,澄清是非,曝光“谣言者”的别有用心,让其臭名远扬。
对于相关网站平台而言,应严把自律关口,加强发布信息管理,不随意给“自媒体”谣传者提供传播渠道,杜绝网络谣言。同时,要综合运用法律、监管、平台、技术等手段,坚决遏制网络各类违法违规问题。政府部门要建立长效机制,依法追究网络谣言责任者。
要凝聚监管和群众力量,共同抑制“自媒体”网络谣言,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生态,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外,希望广大网民拿起法律武器,积极举报网络谣言,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特约评论员 齐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