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学潮

《温州港口史》开展初稿评审

温州市交通部门近日成立《温州港口史》编纂专家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专家委员会评审会议,对《温州港口史》初稿(一稿)进行初评。

去年7月,温州交通根据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编纂“两史”(《中国港口史》《中国运河史)》的要求,开始部署《温州港口史》的编纂工作,并在全市开展史料搜集工作;11月正式进入编写阶段;今年3月底基本完成初稿(一稿)。初稿(一稿)分10章、25万字,截止期限为先秦至2022年。

专家们认为,去年,温州提出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又新发现和发掘朔门古港遗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纂一部具有温州特色且高质量的温州港史,记载温州港城共同发展的历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700年前,郭璞为温州设计了“山分九斗,水城阡陌”的建筑格局。自此,温州就开始港城相连,港城共为一体。唐代开始与日本有贸易往来,南宋高宗避难驻跸江心屿,给温州港发展带来了第一个重要历史性契机,北宋、元代曾开辟为国际贸易口岸。明清的“海禁”“海迁”政策,又使温州港处于衰落时期。1876年《烟台条约》签订,温州港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温州港经历了近代的开埠,抗战时期的畸形繁荣,新中国初期的复苏,大跃进、“文革”时期的严重挫折,改革开放时期的恢复发展,新时代开始进入“东海时代”等不同时期。温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经历了千年坎坷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03年提出“一港三市”发展战略,温州开启港城时代新篇章。为了强力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港口经济”战略,带动临港产业发展,温州根据《温州港总体规划》,又对温州港进行了“一港七区”的港口发展布局,明确温州港“2024年成为亿吨大港、2025年实现两百万标箱”的发展目标。2020年温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2022年,温州提出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发展定位。

据了解,温州市交通部门将组织专家对《温州港口史》初稿进行多次评审,今年6月底提交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再提交交通运输部编审委员会,计划2025年出版。         

□苏为超 刘晓华 谢宝光

2023-04-15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333746.html 1 3 《温州港口史》开展初稿评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