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有时“爱运动”不等于“会运动”,运动方式不当、姿势不对、负荷过大等,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近日联合研究发现,与爬坡运动相比,快速跑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运动损伤风险。
研究共纳入17名参与者,他们都不是运动新手,试验开始前的半年内未受过伤。为了对比跑步和爬坡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参与者要在跑步机上以3种不同速度和5种不同坡度完成几次跑步和爬坡。研究人员同步测量了他们的脚部撞击跑步机的力量,并使用运动捕捉技术记录了其腿部动作,还结合参与者胫骨(小腿内侧的一对长骨)的CT扫描数据,以确定胫骨何时最紧张,以及发生应力性骨折的风险最大。综合分析发现,跑步速度对胫骨损伤风险的影响最大,而爬坡时倾斜度的变化不会对胫骨损伤风险造成太大影响。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苟波表示:“新研究只分析了这两项运动对胫骨的伤害,其实跑步和爬坡运动(生活中以上楼为主)对膝关节的负荷都比较大,一般来说,走路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的1.6倍,慢跑为2~3倍,快跑为5~7倍,上楼为3倍,下楼为5~7倍。快跑和爬楼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大小与运动负荷方式、姿势、负荷刺激的部位、大小有关。”跑步时强调要有良好的落地缓冲动作,主要是对膝关节影响较大。上楼由于速度慢,负荷作用时间相对长,对膝关节的刺激主要在髌股关节软骨;下楼由于速度快,股四头肌又是离心运动,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大,对膝关节稳定性有一定挑战,如果跑着下楼,则是对髌股关节和半月板的“双重暴击”。此外,在消耗同样能量的前提下,由于跑步速度快、冲击力大、频数高、总步数多,但对膝关节单次刺激的时间相对较短。跑步受跑姿影响较大(前足跑对膝关节相对最友好,足跟落地的跑姿膝关节受力更大一些)。爬楼相对速度慢,能耗高,屈伸膝的作用时间长,但频率低、总步数少。
“总之,运动负荷超过机体承受能力时都可能会致伤。不过,大家也不要因为运动可能出现机体损伤而因噎废食。研究发现,竞技跑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久坐不动的人为10.2%,健身跑步者仅为3.5%。由此可见,适量运动有益关节健康,久坐不动和过度运动反而更容易引发关节问题。”苟波强调,只要动作正确、适量运动,就可以做到无伤锻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准备工作。运动前充分热身,通过准备运动让身体先热起来,通过伸展运动使全身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可以减少损伤发生。
2.姿势要正确。跑步时建议落地动作轻盈,避免下肢“硬着陆”(可采取前脚掌先落地的跑姿)。步幅不宜过大,让落脚点始终保持在身体重心之下,落地时膝关节处于微屈姿势(勿过直、前伸过多,以免造成“刹车效应”)。上楼梯时,建议背部挺直,微屈髋,重心不要过早前移,膝关节屈曲角度适当减小。将整个脚平放在台阶上,不要用脚趾攀爬,否则会加重膝盖和小腿肌肉负担。下坡时,为了防止膝关节承受压力增大,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以缓冲膝关节的压力,最好不要跑着下坡。
3.选好场地。跑步最好去有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切忌在水泥地等硬地面上长时间跑步。同时,应选择专业跑鞋,鞋的软硬适度,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练习爬坡运动,既可以选择地形较平坦、坡度较小、有台阶的山路,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上下楼梯练习爬坡,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或身体素质欠佳者可用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若楼层过高,最好走一段楼梯,坐一段电梯。
4.循序渐进。速度和运动量要慢慢增加,让自己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建议每周跑量增加不超过10%。运动时,要根据身体反应及时间调整运动策略,千万不要逞能。一旦出现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极度疲劳等不适,应立刻停止。
5.运动后要放松。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做拉伸运动,如压腿等,让肌肉充分舒展放松;可以用泡沫轴、筋膜枪或按摩放松肌肉。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