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最近这些日子,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塘北村“鲜果农业”园区负责人王以文忙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来联系他订购枇杷,“根本不够分的。”
王以文介绍,塘北“鲜果农业”一年四季水果不断,种植火龙果、蜜梨、李子、葡萄柚、水蜜桃等多个品种,农场面积近500亩,其中枇杷200亩,主要是软条白沙。2021年开始,园区开始尝试大棚种植,主攻精品枇杷,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产量也不断提升。
“我们2017年来到塘北村,那时候村里的主干道窑大线,包括园区的小路路况都不是很好,自驾游、采摘的游客也不愿意来。”王以文说,枇杷娇贵,害怕颠簸,绒毛碰坏了就容易腐烂。
塘北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黄国良也颇有感触:“以前窑大线等道路路况不是很好,塘北村1000多户,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枇杷,每年枇杷上市的时候,都会造成拥堵。”
由于道路条件差,收购商也不愿意来塘北村,同样的枇杷,售价也比别人低。
临平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临平交通部门与塘栖镇政府一起,对塘北村窑大线等农村公路进行了提升改造、路面整修,标识标牌也重新设置。截至目前,全村共完成17条“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串联起每个自然村。塘北村由此焕发了新生机。
主干线的通行能力提升了,枇杷产业的“毛细血管”也打通了。比如,穿过“鲜果农业”园区的窑大线—金利丝业这条道路,也由机耕路升级为6米宽的平坦大道,两车交会、中巴停留都不成问题。
道路条件的改善,不仅吸引了收购商、自驾游客的到来,顺丰、京东等快递也来到了“四好农村路”旁,农户摘下枇杷后可以迅速发货,枇杷可以又快又好地送到客户手中。2018年至今,塘北村的水果、蔬菜、水产等农副产品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临平区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至今,临平共实施“四好农村路”393.19公里,形成连通度高、畅达性好的生态富民农村交通带。2023年,临平区“四好农村路”项目共涉及7个镇街,计划建设道路45条,计39公里。
□记者 崔义刚 通讯员 王怡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