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近期,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部门狠抓“交通迎亚运”工作契机,将柔性执法与出租车、危货运输和公路路域环境等专项整治相结合,取得良好整治效果。据统计,7月份绍兴市“两客一危”智控指数全省排名跃升第三,出租车投诉率下降15.1%。
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部门深化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年和执法规范建设年行动(以下简称“两个年行动”),狠抓执法评价、执法温度、执法效率、执法质量,全面提升交通行政执法综合能力,成效十分明显。
如何提高执法效率,提升执法温度?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通过拓展“数智执法”新场景,实现“异地办”“一键办”“掌上办”“智能评”等能用尽用。今年7月以来,该执法队加强执法人员培训,通过远程授课、下沉教学、执法帮带等多种方式,强化执法人员对“掌上执法”+“轻微免罚”处理的掌握程度,把说理式执法和教育惩戒相结合。
“近期,诸暨市交通执法队店口中队通过与网约车司机建群互动,远程授课、线上承诺的方式,引导78名新入行网约车司机报名参加从业资格证考试,从源头服务以杜绝不合规经营行为的发生。7月份,诸暨出租车合规派单率上升3.9%,8月份参加网约车驾驶员培训人数上升为286人。”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让执法从“漫天撒网”到“靶向出击”?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通过科技力量实现精准执法。比如,他们加大非现场执法设施设备投入,让该市治超非现执法比例提升到63.83%。此外,柯桥区还深化无人机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应用,推行“远程监管、移动巡查、预警防控”的非现场执法监管方式,实现了从平面巡查到立体巡查的优化升级,弥补了人工取证的不足;创新应用“数字打非”系统成果,实现执法数据综合集成、执法数据智能预警、查处布控流程再造,对非法营运“靶向打击”。截至7月底,绍兴全市共采集客车相关数据633.46万条,获取高频预警信息4.55万条,分析研判重点车辆5095辆,完成179辆车处置工作。
执法质量和效率双提升的背后,是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的多措并举。该执法队制定了2023年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六个一行动”:对相关执法人员实行一月一测、一月一训、一月一法、一月一评、一月一查、一月一通报的学习、管理和培训,查摆各类问题,切实提高执法质量。
此外,为了让群众满意看得见,绍兴市还在全省率先细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绩效评价县级分解指标体系,建立以大数据采集分析为主,以明查暗访为辅的考评机制,从执法能力、执法热度、执法温度、执法效率、执法质量5个方面建立47项可视化指标,贯通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执法监督—效能评价”全流程数据,有效提升了执法监督的前端感知能力。
□黄俊 甘恬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