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近期,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段二期的工人们正在整理航道上的最后一批淤泥,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目前已完成交工验收,将进入试运行环节。
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段二期建设航道全长14.92公里,2019年动工,起始于与京杭运河交汇的石汇头,入嘉乌线,东行经新桃线、嘉桃线、新桥港;终于乍嘉苏航道口,涉及秀洲区北部新塍、王江泾两镇。嘉兴段二期项目中,完成桥梁改建10座,主线水闸新建1处,支河水闸新建4座,同时完成沿线锚泊区、绿化、信息化、航标工程、区域设施改建工程等。
此前,湖嘉申线航道湖州段、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段一期分别在2008年、2014年建成通航。作为嘉兴段二期项目,在一期的基础上,全线连通了湖州、嘉兴、上海等城市,真正意义上打通“断头路”,沿线企业不用再绕行,千吨级船舶可由湖州经嘉兴直达上海黄浦江。
湖嘉申线航道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规划》及《浙江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建设项目,是浙江省第一条内河限制性三级航道。
作为浙北水乡的一条金色水道,它串联起湖州、嘉兴、上海等城市,是东西向的重要运输通道,也是长三角的内河骨干航道。湖嘉申线航道的全线贯通,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基于嘉兴“前海后河”的海河联运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嘉兴港经济腹地辐射范围,将嘉兴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常年在湖州、上海两地往返跑船的船老大薛师傅介绍:“以前我们从湖州到上海,要从杭申线绕行,等湖嘉申线二期开通了,我们就可以直接从湖州开到上海了,距离上缩短之后,我们开船的油费和时间也少了,一个月估计可以多跑两三趟,对我们来说更加有利了。”
不同于以往的航道升级工程,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段二期属于全线新开凿。“原来的老河道很窄的,最窄的地方,成年人跨一脚都能跨过去。”湖嘉申线二标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正因如此,在嘉兴段二期新航道开凿过程中,产生了370多万立方米的淤泥土方,相比常规航道工程多出了约150万立方米土方量,土方疏浚工作成为此项工程的一大难题,如何安置这些泥土,成了迫切的事情。
原计划的堆土区域在王江泾镇和尚荡,但因为嘉兴段二期工程位置特殊,处于太湖流域上游的交界地带,在水利方面同时归属水利部太湖局、浙江省水利厅、嘉兴市水利局三方管辖。考虑到汛期泄洪时存在的风险,和尚荡堆土可能造成下游水域发生洪涝灾害,因此,项目部将堆土方式变更为航道沿线淤泥堆土“复垦还农”,填埋加高沿线多个村庄总计2000多亩土地,此举解决了航道土方安置、永久农业用地、航道流经地地面沉降三大问题。
目前,在已经完成夯平工作的土方上,当地村民已经完成下一季作物的播种工作,等到春天这片土地上将生发新机。
□童苏丹 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