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烧野米饭

□ 李 梦

小城平湖,一到立夏,家家户户便要烧野米饭。

在这中间,要数小孩最热闹。

烧野米饭,有个规矩,那就是要带着“野味”:米是化缘一样“乞讨”来的,蚕豆是偷摘的,烧的柴是捡拾的(主要是竹园里脱落的笋壳),灶头是在河岸边挖坑形成的……总之,在儿时的记忆里烧野米饭有一种“创业”的快活。

现在,腌肉、火腿肠都好办;蚕豆虽然老了点,去壳就行;唯独竹笋,再迟的竹园,在立夏也已长成青青竹子了。

而没有竹笋,这叫什么野米饭!

不过,这个难题,可难不倒父亲。

虽然家里的竹园,是杜园竹,出笋早,在清明前已可美味了,但一到立夏,我们照样能吃到有竹笋的野米饭。

诀窍就在父亲摆弄的那些瓶瓶罐罐里。

在雨后,竹笋像地苹果一样冒出来后,除了选留竹种外,都得挖掉,吃不完,或捆扎成一把把卖掉,或送些亲戚朋友邻居,或者将之腌制起来,保存在瓶瓶罐罐里。

父亲腌制的这些竹笋瓶罐,只用盐,不放任何防腐剂。吃前,先浸泡、换水几次,便和新鲜的竹笋一个味道。

于是,我们就在河岸边找个背风的地方,挖个坑,把铁锅支放在上面,就可生火了。

用竹笋壳,引火,很容易;再支些树枝、枯竹之类耐火力的硬柴,就行了。

先把蚕豆、竹笋、莴苣放油盐炒好,盛起,再放入米和水,之后再把配料倒入,覆上盖,工序已算告一段落。

等镬子里开始冒水汽时,掀开盖子,用铲子搅拌几下,把上面的配料分散均匀,捅通锅底,再继续烧。

开始有水烧开的声音响起,紧接着飘逸出一股股淡淡的焦糊味,之后,再烧两三把火,就得刹住了。如果火力仍然很旺,得赶紧舀河里的水浇灭。

于是,大家便开始了欢乐颂,等待香喷喷的野米饭入口生津。

记得有一次烧野米饭时不知何故,和对岸的小伙伴发生了矛盾,便互相开战。你往我这边甩泥巴,我朝你这边扔泥块,一时烽烟四起。后来,不知谁出了馊主意,砸对方的野米饭锅。最后,我们这边的镬子被掀翻在地,半生的野米饭撒掉了半锅。当然,对方也没来得及煮熟,溅起的水花让他们的野米饭也处于夹生状态。后来,互相碰到,都笑说,那次的野米饭是最好吃的。

现在,条件好了,野趣也就少了许多。

我常想,品明前茶,尝明前笋,实乃人生中的两大清享。有了父亲亲手制作的竹笋罐头,至今,我仍然享受着儿时烧野米饭的乐趣。

2022-05-1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28548.html 1 3 烧野米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