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中学高一14班 周雍哲
自古赏灯,总是以元宵为佳;平湖赏灯,却独以西瓜灯文化节为最。纸灯的花样早已翻遍,瓜灯却别具一格,在平湖人的巧手下,年年有新意。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西瓜灯文化节的盛景,怎一个“热闹”了得!摩肩接踵,车水马龙。自东湖畔一直到郊外,都是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前往观灯的游人——携老挈幼、全家出动,把整个城市围得水泄不通。东湖的灯光秀早早亮起,悠扬的传统音乐婉转耳畔,和着游人欢乐的嬉笑赞叹,节日的气氛已然烘托到了最高点。尝瓜,游园,登塔,观画,一个不能少。小小金平湖,大大瓜灯节!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瓜灯之盛,毫不亚于鱼龙舞。排排的瓜灯,玲珑剔透,挂在沿街——那都是“千人万人刻瓜灯”活动的成果。那些雕刻得顶好的,会在灯节期间展出。然而,无论是名家所雕,还是普通民众所刻,主题却总是那么相近:瓜田里,农民欢笑着收获西瓜;微波粼粼的东湖湖面上,李叔同纪念馆如一朵莲花傲然开放,远处云烟里,白墙黑瓦的报本塔悠然矗立;还有刻着诚信友善等美好品德的瓜灯,展现了平湖质朴的民风……一言以蔽之,描绘了“幸福”。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灯影里,常常寄托着愿望与情思,平湖瓜灯也不例外。从一千多年前起,西瓜就已落根于平湖;三百多年前,西瓜灯就已在平湖亮起。时间的积淀让西瓜作为一种文化,深深根植在平湖。即使现在西瓜已经不是平湖的经济支柱,但它永远是平湖人精神寄托:让我们记住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瓜乡的灯火,正越来越闪亮。
其实,瓜灯如此,全国各地的特色灯节,亦是如此。从元宵之灯到孔明灯,从烛灯、油灯到电灯。如果说光明象征着希望的话,那么灯就是光明的使者。灯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表现,标志着我们不必再等待光明的来临,因为我们用努力创造了光明。西瓜灯传承百年不断,中华文明之火接续千年亦不黯淡,即使有时被狂风吹得忽闪,依旧灯火长明。僻静的山村里,村民们脱贫致富,点亮了电灯;“一带一路”建设的路上,中国传递着经济发展的灯火;卫星地图上看,黑夜时的中华大地,灯光闪闪,胜过满天繁星;每个中国人心中,亦长亮着一盏灯,把自己的内心照得温暖敞亮。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点起平湖人心中的一盏灯,更要点起全中国人民心中的一盏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一盏灯。
肩负使命,更要走得稳;黑暗愈浓,越要照得亮。望着荧荧的瓜灯,晶莹剔透,如此美好。让我们用行动证明:灯光最终会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指导老师 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