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禁止猎捕野生动物有哪些规定?
第二十条 在自然保护地和禁猎(渔)区、禁猎(渔)期内,禁止猎捕以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二十二条 猎捕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3.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
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前款规定的野生动物。
禁止生产、经营使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
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的决定(2020年3月26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规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1.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本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2.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公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3.本省一般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4.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前款规定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适用畜牧法律、法规的规定。
4.在野外遇到伤病鸟儿怎么办?
①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有开放性外伤,或萎靡不振,没有行动能力,则需要帮助。
如果是春夏季节,幼鸟学飞时期,则需要进行判断:
——如果全身绒毛,没有飞行能力,但可以蹦跳,可以放置在灌丛中或树枝上。
——如果全身绒毛,没有活动能力,需要我们帮助带走饲喂救护。
——如果幼鸟羽毛长全,能短距离飞行,蹦跳自如,那就是正在学习飞行,不需要我们干预,可以在旁边观察,亲鸟稍后会将它带走。
——如果伤病鸟类旁边还有其他鸟类尸体,则可能是传染性疾病,不要接触,请维护好现场,及时通知动物防疫部门或救护机构。
②做好安全防护
在接触鸟类时,如果有条件,可以戴上手套。如果没有手套,在对鸟类处理完毕后,请立即使用香皂或洗手液清洗消毒。
③安置鸟类
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纸箱子安放鸟类。纸箱子不应太大,以动物两倍体型大小为宜。纸箱子四周箱壁上靠下方打一排透气孔。箱子底部如有条件,铺放一条毛巾,可供鸟类保暖和站立。如果是喜鹊类尾巴较长鸟类,还可以放置一段树枝。纸箱子质地较软,鸟类在里面不易撞伤。而且纸箱遮光,鸟类看不到外界环境,会觉得安全,减少应激反应。
④喂水
一般鸟类在受到刺激后会大量脱水,如果鸟类体型较小,可以给它人工补液或喂水。用一只手虚握鸟类,控制住翅膀,使鸟类难以挣扎,但也不能太紧,避免使鸟类窒息。另外一只手用注射器或者毛巾沾水后滴向鸟类喙基(嘴角),让鸟类自主吞咽,不可强行灌水,避免误入气管,导致二次受伤。
⑤喂食
一般情况下不要喂食,除非是出生不久的幼鸟,或者对该种鸟类十分熟悉。因为鸟类食性各不相同,而且大多数鸟类在被捕捉后,产生应激反应,拒绝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