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激发乡村文化空间新活力

■谢付良

三月春风暖,陌上花正开。近日,全市乡村文化空间主理人项目路演活动在马厩村赛艇文化驿站举行,标志着我市推行的“乡村文化空间主理人”项目开始全面实施。

乡村文化空间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更肩负着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市高规格全域推进高品质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一个个颜值与内涵兼具,遍布大街小巷、深入城乡肌体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新空间,与一个个“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深度融合,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极大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需要各地在持续加快构建“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同时,以新颖的建设理念、大胆的服务创新,激发乡村文化空间活力。

激发乡村文化空间活力,给“品质文化生活圈”注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聚焦乡村文化空间使用效能,我市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推行实施“乡村文化空间主理人”项目,以“乡村文化空间CEO”理念,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主理人”运营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必将有效激发乡村文化空间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持续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品质文化生活,需要文化驿站、城市书房、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场馆的硬件配套,更离不开内容丰富的软件支撑。推行实施“乡村文化空间主理人”项目,就是要发挥文化主理人的作用,推动公共文化空间运营,“解渴”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据悉,为确保项目行稳致远,我市还聘请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权威专家为顾问,同时发布了“大咖面对面・育文化”“守望者计划・种文化”“匠心造物季・挖文化”“主理人开麦・兴文化”等四大子项目,多维度为项目构建支撑体系,激发基层文化的内生动力。

“去得了远方,回得了故乡”。乡村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存在,更是社会生产、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综合体。推行实施“乡村文化空间主理人”项目,构建起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进而带动村社文化能人、文艺骨干、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业余文艺团队等,共同育文化、种文化、挖文化、兴文化,让那些略显落寂的乡村空间,那些濒临消逝的乡愁眷恋,那些亟待唤醒的民俗技艺,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相信,随着文化主理人力量的注入,平湖的乡村文化空间将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启乡村文化的无限可能。

2025-03-2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37589.html 1 3 激发乡村文化空间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