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综合执法

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之美

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提升效能、靠实干破解难题,市综合执法局聚焦城市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难点、堵点问题,真正将“针法”落实落细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记者 杨思慧 通讯员 盛依雯

城市道路干净整洁,两旁树木错落有致、充满生机;沿街商铺林立,车辆停放规范、秩序井然;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完善,环境舒适宜人……如今漫步于美丽金平湖,呈现在眼前的是天蓝、地净、路畅的景象,宜居宜业、和谐美好的亮丽环境,正合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城市的精彩“蝶变”,彰显着精细化管理的成效与魅力,更离不开综合执法部门的精管善治。去年以来,综合执法局聚焦城市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难点、堵点问题,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提升效能、靠实干破解难题,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真正将“针法”落实落细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品质化纵深发展,在精管善治中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淬炼“绣花功”

织就城市管理新范式

针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逐项排查,现场发现问题后,及时在“城市慧治”采集系统上录入,并自动流转交办至责任单位……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智慧”发现问题,近日,市综合行政执法队直属中队在辖区内主要道路、重要点位开展徒步巡查,以“行走平湖”一线工作法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末梢前移,对城区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把脉问诊”,将城市服务管理阵地延伸至城市的大街小巷。

用“放大镜”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显微镜”的视角分析问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还会由市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发‘两单一函’(抄告单、督办单、工作提示函),并明确专人跟踪办理进度、提醒办理时限、验收办理质量、适时进行销号处理,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市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7月我市“行走平湖”一线工作法创新开展以来,已累计行走49条道路、6个社区和1个市场,发现并整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20处,相关工作还受到人民网等媒体点赞。

城市管理,离不开“一盘棋”统筹,更需要下足“绣花功”。为进一步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主动服务升级,该局在创新工作方法的同时,不断健全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通过科学设置网格单元、明确执法人员责任、常态化地毯式巡查,实现精准化采集问题、标准化归类反馈、流程化跟进督促,为城市秩序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让城市管理真正步入精细化轨道。

化解“痛难堵”

筑牢人本城管“大民生”

“家里有些多余的农产品拿出来卖卖,以前在马路边上卖总是提心吊胆,生意也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固定的摊位,我们也能安心经营,不用‘打游击’了,收益也比以前稳定多了。”家住曹金小区附近的张大妈一大早便来到曹金路蔬菜自产自销疏导点,一边忙着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一边欣喜地谈着规范经营后的感受。

在城市的脉络里,流动摊位是一抹极具生活气息的亮色,承载着城市的“烟火气”,是街头巷尾的温暖记忆。然而,无序经营的流动摊位占道经营阻碍交通通畅,影响环境整洁,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如何既让流动摊贩“活”起来,又让城市“净”起来?

综合执法局以实际行动作答——秉承着“化堵为疏、集中管理、助农便民”的原则,一方面,综合考虑群众需求、交通便利、区域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定自产自销疏导点,为流动摊贩提供合法的经营场所;另一方面,加强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行为的整治,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同时,通过“劝导+服务”柔性管理举措,引导农户前往自产自销点有序经营,不断提升农户规范经营、文明经营意识。去年,主城区共设置蔬菜、苗圃、西瓜等自产自销点12处,合计摊位138个,实现了“摊贩有收入、市民有便利、城市有秩序”的多赢局面。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综合执法局始终秉持“以民为先”的管理理念,把民生痛点作为治理靶点,以群众反映集中的沿街商户餐饮油烟、城区停车难、垃圾落地包等问题为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创新优化管理模式,精准化解城市管理难题;以“执法+服务”深度融合,在擦亮市容市貌“面子”的同时,更夯实民生福祉的“里子”。

强化科技赋能

探索高效联动新机制

一架无人机从固定机巢起飞,沿途能清晰记录全市主要河道保洁情况,能够发现占用城市道路上消防通道的车辆并航拍取证,能识别违规建筑垃圾乱堆放并及时上报……“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精准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深度融合AI算法识别技术,现在我们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巡查监控,有助于进一步拓宽监管视野、消除巡查盲区。”正在后台实时监控画面的市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为监管装上“智慧大脑”,给执法配上“神兵利刃”,“空地一体”无人机自动巡航项目的应用是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以科技助力精准执法,为智慧执法添翼赋能的生动实践,也是该局进一步推动传统执法模式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的关键一步。据悉,在利用科技破解执法前端“采集”难点的同时,该局还聚焦深度融合“智慧平台+一张网”治理模式,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管理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分析与研判,实现问题信息采集“一网进”、问题整治“一拳出”,构建起实时调度、实时交办、实时协办的线上一体化监管模式,以提升问题发现率、处置及时率,加快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

春色满城织锦绣,精管善治再起航。“城市管理与市民的生活品质、幸福程度紧密关联,治理走线顺不顺、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洁净。”市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根良说。接下来,该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发力打造“城市精细管理看平湖”品牌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聚焦体系完善、服务提质、难题治理、数智赋能,系统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跃升,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5-03-20 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提升效能、靠实干破解难题,市综合执法局聚焦城市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难点、堵点问题,真正将“针法”落实落细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37606.html 1 3 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