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宇青
通讯员 夏晓蕾
本报讯 刹车更灵、超速会停、续航变长;更防火,也能定位……从9月1日开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从防火阻燃、防篡改设计、主动安全监测等多个维度对电动自行车提出更高要求,全面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和使用体验。新规落地后,平湖市场反应如何?市民有哪些看法?记者于近日进行了走访。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区当湖路上的爱玛电动自行车专卖店,有多名市民正在挑选电动自行车,但目前所售仍为老款车型。据爱玛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经营者林大祥介绍,目前“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尚未到货,预计9月底会上市首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目前由于‘新国标’的出台,以及国补政策的到期,很多市民对电动自行车都保持观望态度,对‘老国标’电动自行车的销量产生了一定影响。”林大祥说,因“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多了不少功能,制造成本上升,较“老国标”电动自行车的售价会有所提升,而且按照新规规定,商家自12月1日起将全面停售旧标车,在该日期前将出售完所有“老国标”电动自行车,虽然目前价格没有变化,但届时可能出现促销活动。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提出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塑料部件占比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以增强阻燃性、延缓火势蔓延;超速时电机将自动停止供电,从源头杜绝超速行为;最大制动距离缩短约一半,显著提升制动性能。此外,新规还强化防非法改装设计,实施“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机制,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市民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态度不一。“防篡改设计和电池安全监测等功能提升了用车安全,值得肯定。”最近准备购置新车、对新政做过了解的市民章余说。“新国标”还放宽了铅蓄电池车型的重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续航里程可达60至70公里,减少了充电频率,这一点也得到了外卖小哥群体的欢迎。
也有部分市民存在疑虑。今年25岁的周天睿在钟埭街道一家汽配企业上班,于上个月刚购置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他对新买的电动自行车能否继续使用表示担忧。为此记者也向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了解。“目前符合‘老国标’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市民可安心使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生产销售方面,自9月1日起企业便不得再生产“老国标”车型,至12月1日这段过渡期内,平湖市场将逐步消化库存、迎接“新国标”产品全面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