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构建“1+3+3”智慧教育新生态

平湖以数字化赋能校园升级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徐佳丽

本报讯 昨天下午4时30分,在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倩怡驾车从学校地下车库2号门驶入,停靠班级指定车位后,步行至家长等候区接上孩子,随后迅速从3号门驶离校园,整个过程便捷安全又高效。

这是我市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今年以来,智慧校园建设采用‘1+3+3’的模式,即由教育局牵头,在全市选取3所不同学段的试点校,并加快推进3所嘉兴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建设,以此构建多层次、可推广的示范引领体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正是其中一所试点校。

“这套接送系统是本学期投入使用的,集学生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出入、一卡通行等功能于一体。”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副校长余诚说,学校实行错时放学的方式,每班会有老师引导学生到相关闸机前,家长手机上也会实时收到放学通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每块家长等待区都配有显示屏。屏幕上,显示着每班学生的姓名,并以不同颜色清晰区分每个学生的状态,分别代表已离校、待接送和家长未到,方便家长实时掌握孩子动态。而为保障接送安全,只有入口系统识别到已登记的车牌号或家长在刷卡机用接送卡签到,学生才能通过闸机进入家长等待区。据了解,该地下车库共设有485个车位,这一措施有效改善了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

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相关硬件设施上,更延伸至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当湖高级中学打造了学生数字画像系统。学生数字画像系统是基于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个性化、动态化、常态化的应用数据,通过不断的积累,形成可视化成长报告。目前,学生数字画像系统涵盖基本信息、学业成绩、家风传承、运动打卡等10余个维度。“我们希望用数据描绘学生的立体形象,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被看见,让教育更有温度。”当湖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周爱民说。

学校的数字化探索也不仅如此。目前,依托平台积累的3500余万条教学管理数据,已构建了覆盖教师、学生、班级、学校的“四维数字画像”体系,有效激活了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将品德培育无缝融入教育全过程。

人工智能也正在我市更多教学场景中深度融入,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在市实验小学(如意校区),已有一间专属机器人实验室,用于日常的机器人教学、学生实践探究、成果展示和应用体验,满足学校特色化教学模式打造,同时配备中鸣、乐高套件等STEAM教育机器人积木50余套。在市东湖小学,开设了《未来智能教室我设计》《智慧校园小创客》等校本课程,通过每周的拓展课程与社团活动,以项目化学习方式系统推进,实现了学生AI素养的梯度化培养。

“我们将积极探索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在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等方面的融合路径与模式,致力于构建开放协作的教育应用生态,打造一批能够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该负责人说。

2025-09-04 构建“1+3+3”智慧教育新生态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74514.html 1 3 平湖以数字化赋能校园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