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冯国健,全塘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从教30年,扎根农村13年,深耕美育与乡村教育,把“凡事认真、勇猛精进”作为教书育人的根和魂。
访谈实录:
推开冯国健的“美术名师工作室”,墙上学生创作的《龙舞九彩》正舒展着灵动的鳞爪,桌上摊着刚整理好的儿童农民画,颜料的淡香里,藏着他30年教育生涯的温度。
“凡事认真,勇猛精进,这六个字是我教书的根和魂。”他的指尖拂过一幅稚嫩的画作,脸上绽放笑意,眼里充满坚定。
聊起美育,总绕不开“义务辅导”的故事。有个孩子刚来时,攥着画笔手都在抖,不敢画一笔。冯国健周末和节假日都泡在学校给学生辅导,“后来他的农民画不仅挂进了农民画馆,还亮相了浙师大的展览。”这样的蜕变,在他的教学生涯里不是个例——650余名学生在国际、全国书画比赛中获奖,学校20多次捧回集体奖项,连续四届拿到全国学生美术比赛组织工作一等奖。
在美育创新的路上,冯国健像个“文化挖宝人”。他带着团队老师深挖李叔同人文资源,编写校本课程;琢磨着拓宽儿童农民画的表现形式,让乡土艺术走进课堂;甚至把美术课搬进博物馆、莫氏庄园等场馆,他说:“美育不该只在画室里,要让孩子从文化里长出审美力。”担任美术教研员期间,他参与编写的《儿童链式美术创新课程丛书》由中国美院出版,4项微课获全国奖项,《美术报》专题报道平湖美育的实践,全国2000多名教师专程来平湖观摩学习。
冯国健三次扎根乡村教育,一待就是13年。从林埭小学到钟埭小学,再到如今偏远的全塘小学,他总说“农村孩子也该享受到优质教育的红利”。在农村学校,他建青年教师科研中心组,培养出了10多位省市名师,林埭小学、钟埭小学的教学质量居农村同类校前列。任全塘小学校长后,接续推进“迁・喜计划”,从日常行为规范到教育质量提升,给这所偏远学校“焕”新。
这些年,他作为平湖市美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带领20多位教师获省市美术名师,30多人次承担全国展示课教学任务,工作室获评嘉兴市三星级名师工作室,可他依旧守着初心:“我就是块铺路石,能为孩子搭起艺术的桥,为老师铺就成长的路,所有辛苦就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