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何建英,广陈中学教师。三十余载扎根农村教育一线,她始终以“尽己所能,做好本分,履职尽责”为教育信念,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答卷。
访谈实录:
走进广陈中学九年级办公室时,何建英正低头批改学生作业,红笔在错题旁细致标注解题思路,指尖上还沾着粉笔灰。“刚上完课,学生的疑问得及时回应。”她抬头笑着,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站了三十年讲台的坚毅和温情。
聊起最初与教育的结缘,何建英思绪从1994年打开,前港中学招代课老师的消息像道光,她攥着简历就去了,一周20节自然科学课,她早到校晚离校,教案改得密密麻麻。那段日子,她白天上课,晚上啃汉语言文学课本,后来又攻高等数学,硬是靠自学拿下了大专、本科学历,她说:“我想教好学生,自己得先站得稳、学得透。”
2000年,何建英通过招聘考试成为正式教师,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两个班教学、初三班主任、年级组长……“那时候天天泡在学校,遇到调皮的学生,就蹲在操场跟他聊家常;备课组进度慢了,就组织大家一起啃重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带的班级、年级成绩年年在学校名列前茅,看着农村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她说比啥都开心。
2010年学校推行“参悟式”教学改革,作为教导主任的她成了“排头兵”。有人质疑:“学校已经居农村中学前列,何必折腾改革?”她没辩解,而是写论文、拍教学视频,把改革的意义讲给同事听,“教育不能守着过去的成绩,得让孩子们学会主动思考。”她组织展示课、三轮课堂评比,跟着教研组一起磨课,硬是让改革落地生根,“大家愿意跟着我干,不是因为我厉害,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想把孩子教好。”
“能站讲台授课,能帮青年教师解困惑,踏实。”2019年从中层岗位回归教学,学校安排她教两个班科学还兼备课组长,她一口答应。闲时她会把浙江省中考题、期末卷从头到尾做一遍,“自己先吃透,才能给孩子讲明白”;2024年跨校交流到城关中学,14节课的周课时量,她依旧保持着教育者的热忱和初心。
谈及明年退休前的打算,何建英拿起桌上的备课本给记者看,上面写着一行字:“尽己所能,做好本分。”她说:“最后一班岗,我还教毕业班,得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科学课上找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