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1日 

第08版:关注

文章导航

二手交易平台游戏账号热卖

未成年“实名认证”形同虚设

  本版文字 记者 杨一之 实习生 金 昊

  拒绝16岁以下用户登录、未成年账号每日游戏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中小学生账号夜间无法登录游戏……今年以来,包括腾讯、网易在内多家游戏企业纷纷加码未成年玩家保护,出台举措对未成年玩家的在线时间和消费行为进行限制。

  这几天,家住兰溪市区的陈晓芸(化名)却发现,12岁的儿子在暑假期间和同学一起玩上了《和平精英》。一开始,陈晓芸觉得孩子放假轻松轻松也无可厚非,而且游戏方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游戏时间也有比较严格的监管。但是,孩子对游戏的沉迷让她之前的放心化为乌有。“三天时间里,我发现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远超过两小时,有时候还是晚上我们睡觉以后偷偷地玩。”

  据了解,随着游戏企业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加强监管,大量已经通过成年人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在闲鱼、5173等一些二手交易平台热卖。二手账号的热卖让游戏“实名认证”制度形同虚设。

  未成年人购买游戏账号活跃

  陈晓芸告诉记者,自己发现问题后便登录了儿子的游戏账号,发现这并不是孩子常用的微信或QQ账号,也不是自己与丈夫的账号,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账号。几番询问,陈晓芸才得知儿子及其同学的游戏账号都是通过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低价购买的,有的账号仅需3元。

  根据陈晓芸提供的信息,记者在相关二手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发现她所说的情况不在少数。在游戏类二手交易平台5173上,出售中的《王者荣耀》游戏账号大量出现“已成年实名认证”和“无时间限制”的宣传语。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记者查询发现,有商家在售卖“吃鸡”类手游《和平精英》的二手账号。

  在平台上,“已认证”“无限制”,这样的宣传用语在二手游戏账号的介绍中频繁出现。其中,“已认证”指的是交易账号已按照早前文化部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了玩家实名认证。“无限制”指的是这些账号的身份认证信息均为成年用户,在游戏中不会受到针对未成年用户的限制和监管。

  在一家销售二手游戏账号的个人网店,商家信息显示,这是一名四川达州的00后卖家,店内有36件商品,价格均为3元。销售的均为“《和平精英》账号,不限时的已认证新号”,并在介绍中特别备注“现在16岁以下账号无法登录《和平精英》,这些账号认证信息均满18岁”。记者发现,该卖家自5月8日开售一个月来,累计销售超过210件,且销量节节攀升,单日最高销量达到27件。

  卖家表示,经常会有小学生等未成年人在平台上购买游戏账号和装备,但是一般不会去验证买方是否为未成年人。“只要有钱赚就行,谁管客户是不是未成年人。”

  有学生玩家直言:“爸妈不会同意拿他们的微信实名认证,二手平台买新账号很便宜也很方便。”

  二手交易凸显“实名认证”漏洞

  据《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我国去年游戏行业收入2144.4亿元,同比增长5.3%,游戏用户规模达6.26亿人,同比增长7.3%。在游戏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未成年人保护话题日渐受到社会关注。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升级未成年人游戏保护政策,多家企业出台的“新政”力度超过市场预期。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严格实名认证制度、拒绝未成年人账号登录部分游戏、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和消费额度、开发家长监管平台等。

  其中,腾讯在多款流行手机游戏中试行“16+”政策,即16岁以下用户将无法登录。对于年满16岁但未及18岁的用户,腾讯、网易等企业也升级防沉迷标准,这些账号的每日游戏时间不准超过2个小时。而且,这些账号也无法在夜间登录游戏。网易在收紧未成年玩家游戏时间,禁止未成年账户夜晚登录游戏的同时,还开发了家长监管平台,使家长可以通过监管平台对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消费行为进行授权管理。

  全国多家游戏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随着一系列针对未成年玩家的保护措施加码,多款热门游戏中未成年人的平均在线时长已经下降60%以上。

  然而,二手游戏账号网上交易泛滥,使得游戏“实名认证”制度遭遇难题。一些家长表示,“未成年人本身自制力较差,容易长时间扎堆在网游中,尽管游戏平台对未成年账号进行了限制,但孩子还是轻而易举就能弄到多个账号。”

  记者发现,在百度的多个中小学贴吧内,《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仍然是讨论最多的手机游戏。另外,有多名成年游戏玩家告诉记者,在这两款游戏中,近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未成年人的身影,有的还是组团游戏,其中很多孩子一听声音就明显没有16岁。而且,他们的游戏时间也并没有被严格控制,晚间8点正是其活跃期。按照腾讯相关政策,中小学生账户在上述两款游戏中受到严格限制,但许多学生正是通过购买二手游戏账号,避开了相关限制举措。

  未成年人保护 需多方努力

  “我一直关注一些游戏公司在未成年人游戏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也一度对他们的技术升级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认可其社会责任感,但现在看来,所谓的‘实名认证’系统是存在明显漏洞的。”作为一名初三男孩的父亲,王俊非常关注未成年人游戏保护。他觉得,二手游戏账号网上交易泛滥,超低成本、简单搜索就能让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多个账号,显然监管还是不到位的,这也使得游戏“实名认证”制度遭遇难题。

  针对二手游戏账号交易泛滥现象,有律师表示,现行法律法规已经对游戏虚拟财产的交易做出界定,游戏账号中的虚拟财产可以交易,但是实名认证信息不能作为交易内容。尤其是未成年玩家购买成年用户账号以逃避监管的现象,应当引起监管部门和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的重视。“互联网领域的未成年人保护应当形成更广泛共识,各个企业都应当出台针对性措施,避免出现监管盲区。”

  此外,根据文化部门制定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监管部门在执法中认定包含虚拟商品的网络游戏账号交易视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的特殊形式,故提供游戏账号交易的平台应获得从事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行政许可。同时,从监管层面要求禁止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服务。

  业内人士呼吁,一段时间以来,游戏公司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对用户年龄和身份进行甄别认证,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长和消费行为等,但是仅依靠单一的技术限制往往存在监管盲区。因此,企业、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思路尤为必要。除游戏企业外,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应当形成自觉,在涉及未成年人的业务领域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

  “堵不如疏,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单单靠游戏公司强行限制手段来规范,更重要的是家长以身作则、健康引导,让孩子认清利弊、学会自律,才是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法。”王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