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兰溪市委书记 倪于平
“三服务”手记记录点滴服务
深入经济一线 感受发展脉搏
兰溪市统计局党组书记 叶有余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提出“求真、求新、求精”的统计工作总要求,并把“求统计数据之真”作为统计工作的立足点放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
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是客观反映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就在于掌握实情,把准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就在于求统计数据之真,统计分析之准。
兰溪市委、市政府去年底根据上级安排作出在全市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这对我们统计部门深入经济一线、感受发展脉搏,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今年以来,我局同志走遍了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共计走访企业150余家,投资项目128个,收集问题108条,解决问题107条。
期间,我和局里专业同志一道走访了很多企业。通过服务企业,与企业经营者、企业统计人员的沟通交流,一方面使我们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更加清楚,对企业报送的统计数据更加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借此宣传了《统计法》,指导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点对点”培训了企业统计人员,提升统计人员从业能力。正因为有如此高密度的走访服务企业,我局对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更为深入、准确的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局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上报统计专报6篇,撰写各类经济信息分析50余篇,其中被国家统计局采用1篇,实现今年国家统计局信息采用零的突破。
“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通过“三服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统计工作者只有树立开门做统计理念、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多走、多听、多看、多思,才能为兰溪“四大战略”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
给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心理、安全等各方面问题。
作为以青少年为工作对象的团务工作者,在青年“三服务”活动中,我着眼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视角,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为抓手,走村入户,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开展了精准有效的关爱服务实践。
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我抽出时间,在各乡镇(街道)团(工)委的配合下,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了系统排摸,基本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
到目前为止,全市16个乡镇(街道)留守儿童数已达到1614名,这些孩子要么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看护,要么寄托在亲戚和老师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如心理方面,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生活方面,作息无规律,生活习惯相对较差;学习方面,自觉性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有厌学情绪;性格方面,任性、自私、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等。
制定方案,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网络。面对这么大基数的特殊群体青少年,我反复思考,初步草拟了关爱方案。牵头协调了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少工委、青少年宫、青年自组织等部门和社会组织。对如何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当中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讨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失管时段”: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制定了“完美童年春泥计划”公益行动活动方案,并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构建了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服务网络,长效开展亲情陪护和关爱工作,努力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多管齐下,大力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有了方案,关键还在于行动,我重点主抓了“完美童年春泥计划”公益行动活动方案的落实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协同文明办走访了乡镇街道的文化礼堂和乡村学校少年宫,指导开辟了留守儿童专门活动场地。
暑假期间,我主动对接浙师大行知学院团委,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276名,奔赴各个营地,协助由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教育局、关工委、少工委联合举办的18个公益免费夏令营。其中 “家门口的夏令营”16个、手拉手夏令营和驻企夏令营各1个,受益留守儿童1500多人;联系教育局组织青年党团员教师,在留守儿童集中村庄送教上门,开展亲情陪护和课业辅导;指导青少年宫整合动手动脑、兴趣拓展、特长培养、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校外教育项目,开展流动少年宫和驻校少年宫活动40多场,8500多名青少年受益;联系组织各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安全自救自护演练、“垃圾分类我能行”公益课、“科学防控近视”公益校园行等活动30场,参与青少年近5000人次。这些活动从心理、亲情、学业、生活等角度,全方位、全覆盖、常态化地给予了农村留守儿童以守护。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事关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社会民生问题。我们要从“乡村振兴”的战略层面,引导和发挥青少年工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长效化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让他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精准提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主动担当、持续发力,履行好青少年群体的权益维护职责,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兰溪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余霞燕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兰溪这座城市的温度
今年上班伊始,我就对所有妇联班子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何将妇联工作做细做实,真正将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尖上,尤其是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如何更接地气地做好宣传引导,让群众了解政策、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感受兰城温度。
实施好家庭信用贷,
让有“德”者更有“得”
在走访慰问“全国最美家庭”俞炳富家庭、“全国三八红旗手”胡秋香、吴翠月等人时,对于他们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同时,我也感到对于他们的付出,我们给予的鼓励措施还不够有力。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寻找“最美”过程中,基层推选乏力,群众观念仍停留在“要我评”而不是“我要评”的问题症结所在。
为此,我和建行兰溪市支行领导多次协商,从“金融+文明”的惠普角度,推出“好家庭信用贷”的服务项目,面向全市范围内获得各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荣誉的先进家庭成员及各级别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妇女,给予免抵押的信用贷款。在同等条件下,还将给予市场最优惠利率,并可以循环使用、随借随还。
此外,将推出“好家庭”专属联名卡,定制专项优惠及服务权益,提升好家庭“含金量”,促进全社会形成礼遇好家庭的风气。3月19日,我们与建行兰溪支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20户先进家庭现场授信,授信金额近600万元,深受群众的欢迎。
我也和农商行兰溪市支行联系,升级“好家风信用贷”服务项目,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让我们的好家庭得实惠,让“有德者更有得”,助推形成文明新风尚。同时,也缓解了部分来料加工经纪人、种养殖大户、巾帼民宿、女微商等女性创业群体融资困难的问题。
服务企业更细致,
让人才留得下让职工无后顾之忧
在走访金梭纺织、赫伯服饰、博爱家纺等企业过程中,企业主向我反映企业女职工较多,暑假即将来临,社会上的托班费用难以承担,孩子一个人在家,安全隐患多,职工难以安心工作。为此,我们建议有条件的企业探索自办“儿童之家”。
在兰溪市妇联指导下,金梭纺织率先建立了兰溪第一家企业“儿童之家”。妇联以“企业+妇联组织+志愿者”模式,搭建儿童暑期管理、保护、教育的有效平台。企业聘请专门老师管理孩子们学习游戏。每周五,妇联组织志愿者送课到企,开展防溺水急救、防毒品教育、交通安全知识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据统计,参加“儿童之家”托管的儿童有30余名,职工不用负担任何费用,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深受职工欢迎。另一方面,市妇联在兰花社区和游埠洋港村建立的省级示范“儿童之家”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引入辖区幼儿园师资和志愿者团队,开展讲民俗故事、包粽子、缝香囊、绘中草药创意画、防溺水急救培训等亲子活动,以“小家园”促进“大民生”,让“儿童之家”的服务活起来、新起来、趣起来,让职工工作无后顾之忧。
而在一些年轻人较多的企业,如何让这些青年人才留下来,也是我一直关心关注的问题。如建立外地青年与本地青年的微信交流群,不定期组织开展兰溪美食探寻、兰溪网红旅游点打卡等活动,让外地青年人才感受兰溪魅力留下来。
在本市人才办牵头组织的七夕活动中,兰溪市妇联积极组建微信交友群,当“红娘”,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当“文化宣传大使”,推介兰溪文化。
建立“馨兰”娘家人,家事调解更专业
在妇联,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因为家庭矛盾来寻求帮助的妇女群众,更多地时候,她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援助,更需要来自“娘家人”的心理安慰和疏导。借着兰溪市综治中心建立契机,我们推出了创新推出“馨兰”娘家人婚姻家庭服务项目。
“馨兰”娘家人由社会招募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和基层妇联调解骨干组成,以“化解纠纷、调解矛盾、维护权益、陪伴成长”为宗旨,每天按时在综治中心轮班值守,接待需要帮助的妇女群众。为进一步提高调解人员的专业水平,今年,我们还组织大家婚姻家庭咨询培训,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馨兰”娘家人帮助来访者看到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截至目前,兰溪市妇联本级接访53对,调处率92%,“馨兰”娘家人民政窗口对147对夫妻进行离婚劝和与婚姻辅导,现场劝和52对、暂缓46对、离婚39对。“馨兰”娘家人诉讼中心窗口家事调解员调解75件。
通过“三服务”活动,我也深刻领悟到只有真正“身入”基层、“心到”基层,主动调查研究,了解妇女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找准精准发力点,才能将惠及妇女群众的工作做实做好,收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