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新疆乌孙古道
8月4日至10日,兰溪市登山协会会长马庆红与24位兰溪及全国各地的驴友,在领队向导的带领下,用了7天时间,成功走完130公里的乌孙古道。 ——编者
8月1日晚,我们从上海站坐火车出发,8月3日中午才到乌鲁木齐。经过一晚的卧铺火车,天亮前在伊宁火车站下车,然后又上汽车,终于在4日下午两点,到达本次徒步的起点琼库什台村。这个村非常偏,但却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进山路口,有《关于特克斯县乌孙古道穿越》的通告,上面写着注意事项。警察检查我们的登山设备,拍照保存后,才让我们全部进山。
【第一天】
沿琼库什台河逆流而上,全部上行约12公里,有很明显的马道,坡度不大,河谷时窄时宽,宽处是优等高山牧场,牛羊成群,木屋点点。晚上到达海拔2550米的大草地上扎营。这一天的路程并不远,大家谈笑风声,走得非常惬意。
正当大家休息时,忽然来了一阵冰雹加暴雨天气。但我在风雨中睡得很安稳,因为我对自己的营地及帐篷有信心。有几个帐篷在低处,很快就泡得进水了,不得不换地方。
【第二天】
大家沿着琼库什台河谷继续逆流而上,翻越了几个碎石坡,经过一座木桥,转向西南方向,坡度开始变大,途中过了一次河。下午映入眼帘的就是湛蓝的天空和戈壁滩,再艰难的翻越琼达坂(海拔3700米)。
站在达坂顶上可以看到峰峦叠嶂,风云滚动、闪电雷呜,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壮阔的魅力。再沿着一条小路直下琼达阪,虽看到营地了,但也是走了2个小时左右才到达库诺萨依河谷营地(海拔3540米)。背着45斤的重装,上上下下走了约17公里,再到营地扎营时,真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第三天】
路程相对轻松,从营地沿峡谷大草地直下,穿过丛林,视野逐渐开阔。走到底,映入眼帘的是一道蓝绿色的河流蜿蜒盘踞谷中,这条河是闻名遐迩的阔克苏河,因为水流像牛奶一样,所以大家都叫它牛奶河,我们就在牛奶河边上吃中饭。
吃完中饭,重新换上徒步鞋,我们就沿阔克苏河方向蜿蜒向前走约7公里后,便到达横跨科克苏河的溜索点。这个点竟然有可乐卖,基本每人都喝了1瓶以上。
接着,3人一组溜索,大家既兴奋又害怕。再过去,向前500米后就扎营了。听说,这条河是北疆和南疆的分界线。这一天,大家除了拍照片,都走得非常快,19公里的路程从早上开始,下午就到溜索点了。
【第四天】
早上起来后,领队要求我们换上溯溪鞋,我们马上要沿着阿克布拉克河谷开始爬升,这里是深山牧场,零星牛羊点缀在河谷中。途中过河7次,女同志要求骑马过河,我们男同志是趟过河,水最深处漫过大腿根部,且河水很冷,冻得我哇哇大叫。
由于晚上没有睡好,这一天是我这次行程中爬得最累的一天。我始终落在后面,但坚持着。到达最后一个达板时,一名队员还出现全身麻木情况(应该是缺氧),还好大家齐心协力,用尽办法,让他缓了过来。
艰难地走了近一个多小时草地,终于抵达海拔3100米的天堂湖(阿克库勒高山湖)。当我第一眼看到天堂湖时,我落泪了,被天堂湖美哭了。所有的辛苦与付出,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这一天,我走了近20公里的路。
【第五天】
清晨,天堂湖静谧而灿烂,第一缕阳光映射在峰顶,在巍蔚壮蓝的湖水映衬下犹如仙界。
早上出发环湖徒步,站在天堂湖著名的老虎口留影后沿湖西侧绕行,向西南猛烈上行,翻过湖畔的乱石堆到达阿克布拉克达坂脚下。再翻越垂直上升的海拔3800米的阿克布拉克达坂,我一步都没有停留,还背着近40斤的负重。
稍作休息,后面的人陆续赶上,大家都非常强大,拍个合影,然后一路下行,进入博孜克日格河谷。下午到达主河道边扎营,此地海拔2800米。由于是直线上升,体力消耗非常大,所以领队安排走得路不多,12公里左右。
【第六天】
一路沿河谷下行走了约27公里。博孜克日格河谷蜿蜒曲折,基本是碎石坡,冰川融水沿碎石缝隙流入河谷,河水时而漫过石块,时而汹涌拍打石块。
这一天频繁过河,大约30~40次,运气还好,基本是腰部以下深度。山路地形复杂,大家走得速度非常快,25人像箭一样,不断飞奔。队伍中有学生、有一家三口、有夫妻,真佩服他们的实力。晚上,我们在河谷边的胡杨林处扎营,营地环境非常优美,大家都非常轻松,玩起了游戏,还吃了香喷喷的烤羊肉。
【第七天】
下起了大雨,我们一路沿河谷下行,还是不停的溯溪过河,从海拔3025米的露营地,沿博孜克日格河谷穿越至乌孙古道的终点,海拔1940米的黑英山沟口。一直下大雨,所有人在出山口和石碑合影留念,匆匆忙忙乘汽车前往库车县。当晚乘车返回乌鲁木齐市。
这趟130公里的徒步旅行完美收官,但意犹未尽。明年,我们兰溪的8名驴友约定,再来一次狼塔7日行。
徒步虽辛苦,但也很快乐。如果大家有经验和能力,推荐大家去走一走这条新疆最美徒步古道。
马庆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