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
兰溪公安上好第一堂“安全课”
本版文字 通讯员 程翼飞 记者 陈志恒
暑假即将结束,学生们也要陆续返回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开学之际是广大学子安全意识最为薄弱、安全事故隐患最多的时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学季首当其冲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对此,兰溪警方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
【交通安全篇】
开学在即,安全第一。学生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时要集中注意力,切勿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做“低头族”;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不要闯红灯,应当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不要翻越隔离护栏;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学生不要并排行驶,遇到大货车一定要远离;乘坐出租车时记得留意车牌号,上车后要给家长报平安,如果遇到危险,要立刻拨打110报警;大学生假期返程如果选择公路客运,请到正规客运站乘坐具有合法运营资质的车辆,切勿在站外、路旁拦截车辆上车,要拒乘非法营运和超员车辆。
另外,除了提醒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外,家长也务必遵守交通法规。每天上下学高峰期,学校周边交通相对繁忙,接送孩子的家长在学校门前要做到即停即走,如遇拥堵,请按道行驶,依次通行,服从现场交警的指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安全返校、回家。
【防盗安全篇】
刚入学,新生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都比较陌生,相互间缺乏应有的照应,防盗意识最为薄弱,防范措施不力,加之此时宿舍内走动的人员较多,很多盗贼就是利用这一特殊时段行窃的。
大家要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不要怕麻烦,每个宿舍最后离开的,哪怕是一小会儿工夫,也要锁好门窗;午休、睡觉一定要关好门窗,特别是低楼层的阳台的门窗;保管好个人的钥匙,不要随意外借,随意配制。
学生入校后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大钱存银行,小钱留身边,切不可把大额现金放在宿舍或随身携带,除了少量零花钱外,其他最好存入卡内,银行卡及其密码也要妥善保管,以防被盗。平时,不要随意露富,炫耀自己的钱财,这样难免会遭到一些“有心人”的惦记。不该张扬的时候,应保持低调。不要带不知底细的所谓老乡或是刚认识不久的“好朋友”回寝室,更加不要留宿,以免引狼入室,给自己或室友带来损失。
当自己财产受到侵害时,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向学校保卫部门和本楼值班室报案。报案后,应立即封闭室内现场,防止同学围观或入室,更不能翻动任何物品。对盗贼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柄、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要去触摸,以便于公安机关掌握有利证据,尽快破案。
【用电安全篇】
宿舍电器使用要规范。学生宿舍是学生的家,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夜间,将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不要在宿舍内吸烟、生火、燃烧物品。夏天点蚊香时一定要有人在场,并远离蚊帐等易燃物品。同时,不可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以免短路,引发火灾。
在离开宿舍时,关闭各类电器电源,拔掉电源或者关闭插排上的开关;在宿舍没有人的情况下,最后一个走的人应检查电源是否关闭好,确定无误后,方可离开。如遇火情,要大声呼喊,或敲打面盆等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提醒更多的人,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千万不可独自冲入火场救火,以免发生意外。平时应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人身安全篇】
外出时不轻易和陌生人交往,不轻信他人;交友过程中尽量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酗酒,拒绝黄赌毒。
晚上外出不到偏僻、无人或陌生的地方。集体外出要结伴而行,不脱离集体单独行动。
独自出行时,至少要让一位朋友知道你的位置。应随身携带手机,如遇到危险,立即报警。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交通工具,不要搭乘“黑车”。切忌贪图小便宜,因小失大。首先,在打车的时候尽量不要和陌生人拼车。上车前,请记住或者拍下所乘车辆的车牌号、司机的样貌特征,发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上车后,切记不要坐到副驾驶座上,以便紧急情况逃跑。其次,打开手机定位,确保司机是往目的地开去。最后不要在车上随意暴露自己的财产,保持自己手机有电,能够随时与人进行联络。
【防诈安全篇】
近年来,高校学生屡屡被骗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而在这些案件背后,我们也可看出,学生群体性格单纯,社会经验不足,一直以来是受骗的高发人群。为提高在校学生的防诈意识,兰溪警方整理了以下几种校园中常见的诈骗手法。
代管行李,支开新生:新生人生地不熟,骗子就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冒充子女QQ、微信向父母要学费:不法分子冒充家里在外读书的孩子,自称手机掉水里,借用他人手机,与父母联系,称要参加著名教授的授课,需要父母交培训费等借口实施诈骗。建议家长手机里最好多存几个孩子常联系的同学及老师的号码。如果遇到任何涉及到资金要求转账汇款的信息,一定要证实情况属实后再进行汇款转账,以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寝室推销,谨防上当:上门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或是生活用品,或是学习资料,新生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正规超市购买。
兼职“刷单返现”被骗:诈骗分子会伪装成淘宝客服或代理公司,打着刷信誉、刷销量的旗号招聘兼职“刷客”。应聘者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后截图发过去,他们就会把本金和佣金退还回来。刚开始会给被害人初尝甜头,之后则会用“需要完成不同任务才能退还本金和佣金”为由诱骗其不停打款支付。所以,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信网络兼职“低门槛、高收入”的虚假广告,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吃大亏,发现被骗尽快拨打“110”报警。
变相“校园贷”卷土重来:非持牌消费信贷机构利用熟人介绍或在互联网上发展业务,通常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恶意贷款,鼓励、煽动学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易使学生陷入多头借贷和“高利贷”悲剧。在校学生应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警惕各种变相“校园贷”,遇到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放贷应及时告知学校或立刻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