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扬帆 谋发展实策
——兰溪干部义乌实践学习报告
义乌实践学习“三感、三思、三要”
兰溪市赤溪街道党工委书记 徐慧斌
三点感受:义乌的干部有“干劲”。稠江街道各类干部共有300余人,在街道办事处上班的近百人,整幢大楼办公室的门基本上都是关的,很少有坐班现象,大家几乎全天候下基层开展“三服务”工作。稠江干部“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已经成为全年常态。
义乌的干部有“冲劲”。狮子型干部在义乌随处可见。稠江街道将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班子成员领到任务后就会马不停蹄地召集相关人员扎实开展工作,确保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任务。我也亲眼目睹了街道班子成员率队下村开展拆迁工作,从早到晚一直蹲点在村里,和村干部们并肩作战,干在一线,冲在一线。
义乌的干部有“创劲”。义乌的干部经常进行思想革新,如在消薄工作方面,因地制宜,切合实际提出抱团消薄方案;根据工作管理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村干部管理12分制、党员12分制等各项实用且有创新的规章制度;将稠江街道袜业产业区块改名为“足衣谷”,真实而生动;市里提出的党员干部五(吾)带头,标新立异,取得实效。
三点思考:一思义乌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义乌发展这么快,原因是多方面的,非“一日之功”形成。但我感受最深的是义乌人强烈的忧患意识。义乌人居安思危,不断地在和更发达的县市“比学赶超”,不断地寻找差距,不断地革新思想。
二思义乌干部为什么这么强?义乌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也不是一日一时形成的,而是几届市委狠抓真抓才形成的。这次义乌市委全会更是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践行党员干部“五(吾)带头”,打响“义乌干部”品牌。他们将义乌干部的培养以品牌化来打造。
三思义乌的明天为什么会更美?我想这与义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统筹谋划、高瞻远瞩分不开,与各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协同作战,全市一盘棋分不开;与广大各级干部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分不开;与广大老百姓勇立潮头、居安思危的勇气和精神分不开。
三个“要”:一要做表率。从参加义乌的市委全委会,到街道一把手、村主职干部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的意义。为此,我将身先士卒,冲在一线,谋在远处,干在实处,带领赤溪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共谋发展、共创实绩。
二要强管理。一个好的团队是靠管理出来的。我将和班子成员一起,制定更科学、更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体系,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三要多学习。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我们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力争打造出一个善学习、求发展、强工作的“赤溪干部”品牌。
发挥区位优势 积极对接义乌
兰溪市横溪镇党委书记 陈晓红
义乌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整座城市依托市场形成的产业、人气、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到处欣欣向荣,框架进一步拉开,规划布局日趋合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是一座年轻的,充满活力、潜力及机会的城市,将不断吸引各类人才集聚到此创业发展,其产生的洼地虹吸效应越发明显。
义乌是一座很“拼”的城市。体现在义乌的干部有强烈的“爬山10天、掉下来只需10秒”的忧患意识,始终没有躺在取得的荣誉上歇歇脚,而是对标晋江,继续喊出深化五(吾)带头,拼出干出新奇迹的口号,从上到下,从机关到企业再到市场,到处都是快节奏、高效率。
义乌是一座环境优良的城市。这个环境是指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创业环境、服务环境。体现在几个“非常”:政策法规的把握非常到位、干事创业的激情非常高昂、你追我赶的氛围非常浓厚、担当作为的意识非常强烈、机制创新的方式非常灵活。
义乌的发展与镇街干部的干劲,给横溪发展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一、发展上要积极接轨义乌。横溪与义乌相邻,从义兰公路转东萧公路至义乌市区车程仅30余分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求我们主动对接、承接其辐射和溢出,为横溪经济发展助力。这次实践学习之所以选择上溪镇,是因为至上溪车程仅需15~20分钟,要将最近的乡镇的发展情况摸准吃透,找到承接义乌产业、项目的机会和切入点。从考察情况来看,义乌发展虽然迅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紧缺,对供地条件控制很严,一批高税无地项目想发展却没有空间。又如租凭成本及管理成本高,部分企业也有转移的想法。再如义乌空气质量不佳,交通比较拥堵等,对比起来都是横溪的优势。
二、作风上要虚心对标义乌。义乌的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能吃苦,工作抓得紧、抓得细,工作执行力强、效率高,工作成果大、获得感强。这些都是本次学习中的深刻感受。
横溪的干部从上到下都要警醒,作风上要以义乌干部为标杆,要“马上办”、“立即办”,一刻也不放松,真正地动起来、紧起来、忙起来。要带动全镇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关键在于党委书记这个“火车头”。所以首先要从我做起,要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不能浮于表面,泛泛而干,不能把说过当做过,不能把做过当做好,要切实以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方法上要大胆借鉴义乌。除了苦干实干,义乌干部还会巧干,想办法干,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要学习他们认真研究政策法规,吃透精神后想方设法干,把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变为怎么样才行,怎么样没问题,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推动发展。
全力以赴 实干苦干
兰溪市游埠镇党委书记 董为民
启示一:敢想敢做。小六石村,在无资源、无资金的情况下,2017年村两委决心搞旅游,村民认购股份成立旅游发展公司,用了400万建设玻璃栈桥,一炮打响成为网红村,当年就收回成本。敢想敢做是他们融入骨子里的品质。
启示二:实干苦干。双江湖范围的农户要拆迁,牵涉佛堂镇晓联村800余户,任务要求于1个月内完成房屋腾空。佛堂镇全镇的班子成员没日没夜在征迁一线,晚上12点、凌晨1点才结束工作。
启示三:实事求是。佛堂小微创业园较多,其中义南针织园区占地80亩,是由原先多家低效D类企业整合起来的。整合成功的前提是确保了政府、运营公司、企业、原业主的共同利益,是在实现多赢的基础上达到的。如抱团消薄的物业和创业项目,以城投作为投资主体,也是以双赢为前提的,既搭建了工业、旅游平台,又增加了城投和经济薄弱村的效率,都是以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去实现成功的典型案例。
启示四:担当担责。为工作担责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小六石村在资源要素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在森林和土地未审批的情况下,如果小六石村干部没有担当精神,如果镇、市两级没有能担责的精神,就没有现在的网红村小六石。如晓联村的征迁,纪委书记是专职的,按照纪律要求,完全可以不用参与急难险重的拆迁工作。纪委书记说:“大家同一个班子,大家都干的这么辛苦,我不参与,心里过不去,虽说市纪委知道了要处理我,但我只做不说,真知道了要批评我,那也只能认了。”
我认为下一步游埠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全力以赴抓工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新招引的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加大批而未供、低效用地处置力度。积极对接杭金衢高速拓宽指挥部供汽、供水事宜。加快推进双锦科技、康星科技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下半年争取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只以上。
二、全力以赴抓旅游。按照全市“一核两翼”布局,全力打造“全国摄影小镇”。抓住郎静山这张“金名片”,谋划打造集摄影历史、摄影文化、摄影元素、摄影体验、摄影培训、摄影展览、摄影论坛等为一体的摄影小镇。加快推进民俗文化园、棉百民宿、郎静山纪念馆摄影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度。
三、全力以赴抓要素。想方设法壮大镇村两级财政。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土地”这篇文章,加快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进度;盘活、流转村级闲置土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大推进飞地抱团项目建设进度,拟建服务企业的职工公寓楼,争取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并产生效益。
四、全力以赴抓环境。结合国家卫生乡镇、省文明市创建,继续深化“百日攻坚”行动,确保19个村一次性通过考核验收,争取优秀。小城镇“周三行动”定期“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零直排创建、农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等工作。
五、全力以赴抓队伍。继续开展“村干部整治立规创优年”行动,结合市委村居巡察反馈整改落实,强化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结果运用,倒逼村干部履职尽责。将干部作风考核抓实、抓严,与季度考核奖挂钩;将“四级”网格管理工作落细、落实,与村主职干部、村两委成员的报酬,与党员星级评定,农户笑脸墙、荣辱榜制度相挂钩。
敢为人先强谋划 突出执行求实绩
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 余樟土
感悟之一:谋划重点工作的前瞻性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在抓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上,义乌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干部职工不是停留在口号上。从局班子领导到各科站长都能提前谋划且善于抓住工作中的“牛鼻子”。基于义乌的发展实际,义乌市农业农村局在工作调研中发现了他们农业产业的瓶颈,如用地指示紧缺、可供农业招商引资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亿元以上农业项目建设需求,但他们直面正视困难和问题,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并在全国率先启动农业“标准地”改革,通过改革让土地等招商项目落地。
感悟之二:强抓目标任务的主动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与局班子及相关科站长交谈沟通和参加他们的工作例会中,没有听到空话、套话,从上到下有一种共同的理念:不发展是落后,慢发展也是落后,要发展就得实干。同时,他们工作中注重督办,新增流转面积多少?流转率增长多少?招商引资项目达成意向几个?落地开工几个?三星级农家乐经营户增加几家?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多少?每月一次督办,每季度一次通报,完成得好重奖,没完成则警告直至“换人”。干部职工没有时间“作秀”,没有精力“窝里斗”,一心一意谋发展,用他们的话来说,义乌三农干部“同唱一首歌”。
感悟之三:干事创业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实践学习让我实地体验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重在实效”的“义乌精神”。这种精神渗透于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毛细血管中,永不停息地激发起他们潜藏心底的干事创业冲动,这就是不竭的活力之源。可以这么说,义乌“三农”成绩的取得是义乌“三农”人真抓实干、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每一项工作只要是局党委定下调子,全局干部就能做到“定了就干,要干就要干好、干成;今天能完成的绝不拖到明天;本周需要完成的,哪怕是5+2、白+黑也不抱怨”的工作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