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第07版:学在兰溪

武练其身 文修其心

兰溪这所小学的特色课程不一般

  编者按: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自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打造特色素质教育为主题,原创性、本土化的特色课堂初步显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里流淌,让学生在课堂里行知统一。即日起,本报“学在兰溪”版面将推出特色课堂栏目,带您走近兰溪市各中小学,感受不一样的特色课堂。

  “哼哈”“哼哈”,柏社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伴着振奋人心的配乐,一列列整齐的队伍、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有节奏地步入柏小操场。这是该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课间操——武术操。学生们统一服装,统一步伐,喊着相同的口号在操场挥斥方遒。据了解,柏社中心小学是以武术为特色的小学,在该校,学生人人都要学习武术操。

  挖掘地方乡贤文化 继承崇文尚武传统

  柏社中心小学地处兰溪市柏社乡,历史上就有许多武术大成者,影响最深的,要数辛亥革命志士蒋六山。如今,柏社中心小学下辖六山小学,前身就是蒋六山创办的斌新学堂。

  2014年柏社中心小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尝试把武术融入体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让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同时,延袭乡贤基因,弘扬传统武术文化。

  “协会+学校” 共建、共享、共荣的校园特色

  同年10月,兰溪市武术协会授牌柏社中心小学为“传统武术传承基地”,引进国家武术段位制,开启校园武术发展新模式,解决了学校的师资难题。每周二、周四,武术协会都会派出骨干力量到学校义务辅导,每学期组织一次段位考核,每学年组织一次汇报表演。不仅如此,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在柏社乡中心小学设立了实践基地,让师大学子来柏小实践,柏小武童进师大体验。学校努力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在修习传统武术的过程中,锻炼成为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柏小少年”。如今,学生已能在大课间完成五步拳、八段锦、武术操等基础套路。

  蝶变之前 必历经寒冬酷暑

  “柏社中心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但学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上从来不敢滞后。”柏社中心小学校长陈卫国表示。一年四季,孩子都利用早晚课余时间,跟着武术教师在操场上习武练艺。1~6年级每周的武术课程如期进行,学习武术操,练习武术套路,实行武术考级。学校还不定期举办武术寻根毅行活动,通过毅行,既让孩子们了解柏社乡激荡百年的武术基因,又锻炼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短短四年时间,学校体艺工作在全市中小学中表现尤为突出,荣获多个奖项。2018年1月,学校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参加金华少儿春晚录制,舞狮闹新春。同时又二次参加全国少儿春晚录制,用扎实的功底,精彩的表演,向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并两获金奖。

  在多次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后,学生的荣誉感更强了,自信心更足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这大概就是“武练其身 文修其心”的魅力吧。

  转眼第一批习武的学生已经毕业升学,学校武术特色建设仍在继续。学校联合柏社乡幼儿园,实行“武术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从幼儿园开始练习武术,又与柏社乡初级中学进行无缝对接,让习武并不因学段的改变而荒废,切实达成“武练其身”的目标。 胡梦真

  打开抖音扫一扫,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