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金融办主任、党组书记 江勇钧
“三服务”手记记录点滴服务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年初,金融办党组专题研究制定了“三服务”活动方案,领导班子带头,全员积极行动,主动深入企业、金融机构走访调研,力争为银企对接、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针对走访中反映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与融媒体中心合作在《兰溪新闻》《微视兰溪》持续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推介,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先后4次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走企业活动。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抽贷、压贷问题,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积极修订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办法,增加对银行抽贷压贷情况考核,一经查实即予以通报,通报一次扣2分,通报三次及以上,取消当年考核评比资格和次年财政性存款招投标资格。
同时加大对制造业贷款的考核,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全市实体经济。截至9月末,全市存贷款规模达到1018亿元,首破千亿大关。其中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4.08亿元,比年初增加59.08亿元,增幅达12.4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4.76亿元,比年初增加48.13亿元,增幅达11.02%,提前完成金华市和我市下达的新增贷款目标。
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破解抵押担保难题,制定《兰溪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实施方案》,成立兰溪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截至9月末,通过为7家企业担保,累计担保金额5480万元。为降低企业转贷环节融资成本,制定《兰溪市中小企业“转贷通”管理办法(试行)》。截至9月末,共完成财政资金转贷610笔,涉及资金30亿元;市中小企业转贷服务中心完成转贷165笔,金额3.15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转贷资金压力。
防范化解信用风险。深入走访企业,就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进行及时交办、限时销号。制定企业帮扶白名单,积极推动债权人委员会组建、延缓代偿等工作实施。按照“保、帮、关”三类区分涉诉困难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帮扶、风险处置和不良化解等各项工作。9月末,全市共召开政银企协调会60余次,涉及企业50多家,共办理临时解封案件12件,涉及转贷金额24769万元。截至9月末,处置不良贷款98675万元,贷款不良率1.42%,为全市历年新低。
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深入走访企业,充分了解企业情况和上市意愿,建立50家左右企业的培育库,并对培育库中的企业实行动态化管理,对于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调出,保证培育库企业的质量。对培育上市挂牌的企业,积极协调甬金金属等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分两批组织企业赴上交所观摩上市仪式,并邀请专家进行业务专题培训等方式,使企业家和有关部门学习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的知识,提升了对接资本市场的信心和能力。
截至9月末,26家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新增5家股份制公司,直接融资43亿元。
金融系统将会一如既往尊重每一个需求、每一份投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个体,为全市“四大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生生不息,是每一个金融人的追求目标。
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阎路刚
沉下身子解难题 增速提效求发展
今年,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强工兴市、拥江兴城、文旅兴兰、环境兴人”四大战略,我街道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四兴”战略,集中精力全速推动经济发展,全面优化城乡环境。辖区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什么难题?基层百姓有哪些诉求?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了什么瓶颈?为了能准确把握实际情况,找准症结把准脉,我带着这些问题到企业、农村等地开展调研。
把牢经济之脉,把脉问诊促复兴。
经济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命脉,为了找准问题关键,我带着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到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辖区内一家发展迅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百浩工贸有限公司。该企业坐落于黄泥岭工业园区,主营医用薄膜生产,截至今年9月,该企业的产值已达7600多万元,与2018年全年产值基本持平。
一个发展势头如此之盛的企业,却面临着土地指标不够而无法扩大规模的困境。了解到企业这一难处之后,我多次上门到规划、国土等部门进行协调,最终争取到了11亩的土地指标,现在企业正谋划新建厂房,为下一步扩大生产,提高效益提供了基础保障。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云山7~8月的经济指标考核都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着眼民声所盼,整改提升谋福利。
6月份以来,全街道各村、社区都紧锣密鼓、集中精力开展“三百”攻坚行动。我也带头到蒋里村、茆竹园村等参与攻坚行动,自己动手参与清理。最让我放心不下的还是几个基础比较薄弱的村:黎明村、十里亭村和永丰村。前两个村村民大都以种菜、卖菜为生,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随处可见。而永丰村作为兰溪最大的村,地域范围广,村里人手却有限……每个村都有着每个村的难处。
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走遍了这几个村的每个自然村,实地了解村里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难题,对如何高效有序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也对给予了指导,碰上仅凭村里力量难以攻克的难点,我也果断组织街道干部和执法中队下村协助解决,帮助村里分解压力,推动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走访中,我接触最多的是村民,能切身体会到百姓对哪些问题的呼声最高。在走访十里亭时,了解到十里亭自然村今年美丽乡村项目浇筑了柏油路,但由于资金问题,还有几处连接点的道路破损都是坑洼裂痕,影响村容村貌,对村民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回到办公室,我一直惦记着这个问题,也多次与交通局等部门进行联系协商。通过沟通,现在破损失修的公路已被列入了“四好公路”项目,下一步就能进行修缮了。
聚焦乡村振兴,排忧解难求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文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可行举措。我们云山黄湓村作为“黄大仙文化”的发源地,但现实情况却是香港或者东南亚其他地方“黄大仙文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诞生地。到底是哪里不足?该怎么提升?带着这些问题,我到黄大仙宫进行了调研。近年来,由于开发、宣传不够,每年10月举办的“黄大仙文化节”规模逐渐缩小,后续旅游带动效果并不明显。与黄大仙宫管理人吴红梅几次交流后,我了解到黄湓村原人民食堂地块在多年以前已经完成征收补偿划分给了黄大仙宫,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没有进行规划使用,导致现在界限不明,不能有效开发利用。针对这个问题,我也多次组织黄湓村和黄大仙宫进行座谈交流,协调双方诉求,并让工作人员到市两办查找相关会议记录、抄办单,明确归属权。同时,邀请了统战、国土等有关部门参与协调解决,希望能尽早解决这一遗留问题,推动黄大仙宫的进一步开发扩建,实现以文旅带动乡村振兴。
自“三服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走企业、下基层,我切切实实感受到要做好基层工作,就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只有融入基层,才能真正知道基层需要什么,群众渴望什么,才能解决好企业、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接下来,我将立足职能,围绕“四兴战略”,继续到基层群众中去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获取智慧,真正为辖区企业、村社、群众解决难题,让企业主、居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退役军人的事 就是我自己的事
兰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章立峰
自开展“三服务”活动以来,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如何在“三服务”活动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如何把退役军人遇到的实际困难一次性解决到位?如何进一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军民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带着这些问号,我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农村社区,尽心尽力地帮助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解除后顾之忧,切实履行了一名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维护军人和家属的合法权益,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制,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在与复转退伍军人代表座谈时,不遗余力地宣传好党和国家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保持本色,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在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中,我多次深入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检查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工作人员和退役军人的所思所想,并向前来登记信息的退役军人做好释疑解惑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市信息采集任务。
服务退役军人,“心到”远远不够,“身到”至关重要。在我们工作、生活的这片热土上,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带队走访了全市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代表,不仅送去了慰问品,更送去了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在与退役军人代表促膝交谈中,我认真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和身体状况。在伤残军人老张家中,了解到其女儿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全家人正为筹不足学费而发愁,我积极发动村两委班子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人员进行募捐。同时,为老张的女儿介绍了一份暑期兼职,通过让其打工,增加社会阅历,提高生活技能,从而感恩周围人群并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退役军人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今年9月底,当我再次来到老张家中时,老张的脸上挂着笑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多亏了我的帮助,让他的女儿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大学校门。这虽不是什么大事,但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团结一心、目标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积极为现役军人解除后顾之忧,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为国家的强军建设吹响冲锋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