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市场乱象整治不断加码
兰溪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购买保健品需明辨“七假七真”
长期以来,保健品一直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对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乱象不断,过度营销、假冒伪劣、非法传销等问题频发,既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其人身、财产安全,也不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多次开展“保健”市场乱象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保健品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保健”市场乱象。在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也发现一些违法主体套路越来越深,伪装更为隐蔽,这也对“保健”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辨“七假七真” 避开消费陷阱
市场上的保健品推销手段五花八门,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购买保健品需牢记“七假七真”辨别法。
一是假疗效真违法。一些非法推销人员故意混淆保健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的概念,把保健功能说成是治病疗效,违法夸大虚假宣传,甚至捏造各种功效,声称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严重欺骗、误导消费者。
二是假权威真骗人。某些商家或推销人员假借国家机关、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行业组织的名义,为其保健品的“功效”贴金。还有些保健品推销商用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措辞,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上当受骗。
三是假讲座真推销。一些不法推销人员利用“访谈、讲座、座谈会”等幌子,邀请所谓“专家”“教授”“名中医”“老军医”做养生讲座,借此推销保健品,令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上当。
四是假免费真欺骗。有的推销人员假借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领礼品之名,行兜售保健品之实。有些消费者在参加义诊、免费体检等活动后,偏听偏信所谓“医生”“专家”的“建议”,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甚至拒不遵循正规医院医嘱,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五是假关心真洗脑。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以关爱老人、送温暖为名,以免费看病、免费体检为幌子,吸引老年人前往其促销场所,再雇托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保健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让老人大量购买产品。
六是假直销真传销。直销是国家特许的经营模式,有直销产品、直销区域和单层营销结构的限制。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以直销名义行传销之实,有的还把直销牌照作为传销的挡箭牌,“我们有直销牌照,所以不是传销”成为他们大肆传销的说词。
七是假分享真拉人。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为回避监管,选择开设工作室、体验馆、养生会所、健康中心等场所,组织所谓的培训会、分享会、说明会,通过分享案例、分享体会、分享疗效、分享成功经验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洗脑和拉人头,所分享的案例、疗效、经验等大都是编造的。
“保健”市场乱象多 老年人成最大受害群体
在大多数人眼中,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其实不然。“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保健食品的监管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属性为食品。而“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
不可否认,保健品市场最大的用户群体,主要是老年人。老年人通常都有一定的积蓄但交际单一,易受周围人影响,跟风买保健品是常有的事。此外,一些保健品公司大多会利用人性贪便宜的弱点,通过“小恩小惠”方式,打消老年人的防御心理,再通过线下宣讲会,购买送礼品、旅游或返现等多种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
虚假宣传往往是保健品推销的一个主要手段,老年人也常常因商家的夸张吹捧轻易进入了“圈套”。今年1月,兰溪市梅江镇市场监管所就办理了一起保健品的虚假宣传案件,最终,涉嫌虚假宣传的金华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被处以行政处罚44万元。
执法人员根据群众线索找到了宣传售卖能治病的“高电位治疗仪”销售点。在现场,不少老人拿着“健康体验卡”排队等候免费体验“高电位治疗仪”。同时,销售人员还给老人们播放该产品的宣传视频,向老人们介绍着使用这款“高电位治疗仪”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提高人的身体免疫力,还能治疗心脏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有净化血液、疏通血管等功效。
据了解,每天早上6时40分左右,老人们都会前来体验该产品的治疗功效,时间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每天前来体验的老人有500余人。那么,这个“高电位治疗仪”真“神”到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吗?经执法人员调查,该“高电位治疗仪”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标注的适用范围为慢性腰腿痛、神经衰弱的治疗,并没有销售者口中宣传那些功能,而是夸大、虚假宣传了其产品的功效。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因此,市民在购买保健品时,不要轻信产品疗效宣传,不要轻信免费优惠促销、不要轻信权威推荐,购买任何保健产品都要注意查看厂家厂址、产品编号和产品说明书,注意留存票据。如发现虚假宣传、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可拨打12315举报投诉。
百日攻坚重拳出击 集中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今年1月,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为期100天的集中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保健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保健”市场乱象,切实解决严重影响保健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此次行动,该局专门成立“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整治计划,确定时间进度,突出整治重点,落实职责分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行动分别对可能存在会议营销活动的宾馆酒店,销售对象主要为老年、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进行排查,重点查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和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等行为,有效遏制了“保健”市场乱象。
同时,该局还将网络交易监管同“保健”市场整治工作相结合,持续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对网站、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该局网监办对全市管辖范围内已建档的网络保健品经营户进行排查,确定了20家有保健食品的网店作为监测重点。结合实体店情况,对网店从网店实名制情况、网店的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使消费者对产品的销售状况产生误解的方面进行监测。
据统计,在该项整治行动中,该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01人次,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233个,检查宾馆、酒店等重点会销场所301家,检查保健类店铺697家,检查旅游景区、农村场镇、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197个,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49次,开展宣传活动82次,开展协作执法38次,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7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万元。整改网站、APP、公众号等21个。
今年9月,该局根据国家、省、金华市文件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整治行动,做到集中查办、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件,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保健”市场乱象,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
□ 本版文字 记者 徐桢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