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服务儿童“最后一公里”
兰溪推进“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每到周末,兰溪市游埠镇洋港村的“儿童之家”总是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围在桌子旁,画画、看书、搭积木,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这里已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洋港村有着优秀的红色文化基因,该村的“儿童之家”在创建时就结合了红色文化,成为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的‘儿童之家’很受孩子和家长欢迎,周末的时候,各村的孩子都会跑到这里来。每周,我们还会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活动,邀请交警或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开展科普教育。”洋港村妇联主席童秀红说。
据了解,2018年,省妇联、省民政厅决定在全省村(社区)开展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项目,旨在打通村(社区)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和谐。作为金华市级及以上的群团改革试点单位,游埠镇洋港村和兰江街道兰花社区工作基础较好,场地建设也符合要求,因此成为首批省“儿童之家”示范点。
儿童之家的服务对象为全市低龄儿童和家长,主要面向留守儿童,作为补缺性儿童服务机构。儿童之家既是依托社区(村)建立的服务儿童及其家庭的重要阵地,也是以保护儿童权利为宗旨的基层支持体系,为儿童提供游戏设施和场地,组织课后服务、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培训。
兰溪市妇联副主席吴柯告诉记者:“我们按照‘一家一特色’的原则,建立特色‘儿童之家’,将儿童服务功能与留守儿童关爱、四点半课堂、农家书屋等融合运行。同时,‘儿童之家’建成后,积极引导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联’字优势,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各项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
近年来,兰溪市妇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积极构筑与留守儿童和监护人沟通交流的平台,立志将“儿童之家”打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坚强阵地”和儿童的幸福乐园。目前,兰溪各村均有一个“儿童之家”。
“我们希望能够以‘儿童之家’为平台,把面向儿童的各个项目落地于此,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儿童之家’的服务能力。同时,我们也努力把项目实现覆盖化,确保16个乡镇(街道)都有一家省示范‘儿童之家’。”吴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