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濂溪文化 看乡村旅游的垷坦路径
多家媒体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垷坦村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近日,人民日报社、浙江日报、金华日报、金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走进兰溪市女埠街道垷坦村,听该村党支部书记周永彬讲述垷坦的古村古事古文化,探访白露山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是如何成为乡村旅游网红地的。
垷坦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女埠白露山东麓,已有1224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唐代宰相舒元舆就出生于此,这里也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四代孙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的隐居地。据考,垷坦是兰溪周氏的始源地,村子里的1300余人既是周三畏的后裔,也是周敦颐的后裔。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古建筑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垷坦村古建筑众多,类型丰富,有北宋的古井、明代的“仁寿塔”、进士牌坊、周三畏隐居的“忠隐堂”及其陵墓,有清康熙年间的兰源殿、省级文保单位孙氏堂楼,还有众多的“十厅二祠堂”、七十二间花厅等。村中还拥有十余座古代石拱桥,历经世事沧桑,记载着村庄的历史变迁。
在周永彬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村口的周氏家庙,庙堂内正中悬挂匾额“濂溪旧地”。“周氏家庙初建于南宋嘉定二年,整体是一个五开间三进两明堂的房屋结构……”据周永彬介绍,庙堂内的砖雕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活物”,不管是门梁顶的四狮抢绣球,还是门楼上的浮雕图案,就连庙堂内的一棵明代罗汉松和清代桂花树,都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至今仍郁郁葱葱。
近年来,在“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八有八无”等行动的开展下,垷坦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越来越美,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在垷坦村正逐渐火热起来,一批批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为这个传统古村落增添了人气。
在参观完垷坦村后,金华日报记者潘浩然说:“一路走下来,发现垷坦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像村里的古建筑等,发展乡村旅游有一定的基础,相信在村班子的带领下,垷坦村一定能够建设成为一个很漂亮的村庄,乡村旅游也会越办越好。”
“我们垷坦村历史文化深厚,有濂溪文化、宗室文化、农耕文化等,现在村里的乡村旅游才刚刚开始,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接下来,我们打算把基础设施搞好,开办一些民宿,进一步打造垷坦村旅游产业的品牌。”周永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