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第06版:晚晴

我的第二故乡

兰溪

  1937年3月12日,我出生在严州府所在地——建德梅城小南门外一个贫困家庭。

  1952年1月,我有幸考上了省人民政府在兰溪创办的浙江省兰溪初级师范学校。兰溪初师是我省解放后第一批培养人民教师的16所初级师范学校之一,学校行政直属省教育厅管辖。

  在兰溪初师学习的三年,我遇到了一位好校长——陈耀山,一位好班主任——凌成澜。他们教育我们要学好本领,毕业后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一代又一代接班人而贡献自己的青春。

  按照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毕业分配原则,1955年1月,我分配到了建德市洋溪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56年9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在建德农村中小学任教了二十二年,之后调到了兰溪。

  1975年8月至1983年7月,我在兰溪岩山中学任校长、书记整整八年。八年中,我遇到了许多好教师、好学生,其中,有两位教师让我终身难忘。一位是物理老师——舒子琴,他是从游埠中学调来的,教学经验丰富,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所谓“名师出高徒”,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他所教的物理学科,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优秀,其中官塘村的农民子弟——徐卫民,物理高考成绩以满分100分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还有一位语文教师——陈积浩,是东阳人,杭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岩山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他为人朴实、厚道、知识渊博,才气高,能文善书,文学素养好,教学严谨,平易近人,素为学生所仰佩。在辅导学生高考命题作文时,其中的一篇命题作文,竟与当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所出的作文题目一模一样。这是我从教43年难得遇到的一次。陈积浩在岩山中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到上华中学任教导主任。工作更勤奋,身患肝癌,还坚持在教育第一线,最后病逝在三尺讲台上。我作了一首诗悼念陈积浩同志。

  1983年8月,县教育局将我从岩山中学调到溪西小学主持溪西乡教办工作,溪西多有溪西大路口,下金、何村、应家、长岗、黄家、骅骝黄共23所小学,公民办教师86人。一年中,我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跑遍了溪西乡的每个学校,听课、家访、开座谈会,找教师谈心,联系乡政府、村党支部,帮助解决学校教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尽心尽责。

  当年,溪西小学也被评为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84年8月,我从溪西调至马公滩兰溪农业技术学校任党支部书记。与校长蒋厚诚、副书记金文奎等同志在农技校整整十三年。学校先后开设农学、果树、蚕桑、兽医、特产、养、财会、幼师、医士、林果牧等专业,为兰溪农村培养一批初级技术人才。任校党支部书记期间,我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989年,教委任命张志其来农技校任校长、书记。我任校正职协理员,退居二线。其间,先后几次被教委借用,曾参加兰溪教育志编纂等工作。退居二线的八年中,我跑遍了兰溪所有区校……所以,我特别钟情兰溪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

  我爱人莫玉莲,是高级美术师。1966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1967年被省人民政府从江苏扬州调来兰溪毛巾厂从事美术设计工作整整三十年。我的两个女儿在兰溪出生。大女儿王立英,1987年7月兰一中毕业参加高考,文科成绩全省第35名,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1991年北外毕业,考取外交部,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现在在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工作。二女儿王立挺,1992年兰一中毕业,参加当年全省统一招生考试,文科成绩全省第九名,被复旦大学录取,现在从事专职律师工作。

  兰溪与梅城极为相似的三江口风情,让我常常触景生情。梅城、兰溪紧紧联系在一起,子女填写简历、出生地、籍贯全填浙江兰溪,兰溪的美,我对兰溪的爱,说不完,道不尽。

  王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