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第06版:视觉

文章导航

指尖飞花 面塑放彩

  舒国斌雕面塑

  孙悟空、猪八戒、魔丸哪吒、关公、光头强……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栩栩如生的面人。另一边,只见舒国斌指尖灵动翻飞,把几块不同颜色的面团,用剪刀、梳子、小银棒、塑料刀加工,不一会儿,一匹飞腾的骏马便诞生了。

  捏面人,又称面塑,是我国传统民间技艺之宝,流传已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南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舒国斌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15岁那年,我跟爷爷学简单的十二生肖面人,爷爷是当时村里捏面人的师傅。”舒国斌介绍,兰溪捏面人技艺主要流传在女埠、香溪、马涧一带。他是女埠街道午塘村人,在他小时候,村里有四五个捏面人的师傅,包括他的爷爷。

  舒国斌手艺精湛,人称“面人舒”。2014年,舒国斌的面人技艺被收录在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纳入了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47岁的舒国斌,已经有30多年捏面人的手艺了。在舒国斌看来,捏面人最关键的步骤是面与水的调和。“面人是以面粉为原料的,调成不同颜色的面泥来捏。这个面泥不是想调就能调出来的,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舒国斌说,与揉面不同,面泥要软硬适中,利于塑性。在揉面泥时,就把颜色调进去。

  面粉不易保存,面人最怕的是时间久了干裂,舒国斌为此研究了一套独家配方,保存时间可以更久。普通的面泥捏出的面人可以摆放2年左右的时间,收藏型的面泥捏出的面人可以摆放10多年。

  捏面人的手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身体比例不协调、面部表情不自然,容易干裂……各种难题都曾摆在舒国斌面前。“我在宁波遇到过一位技术精湛的面人师傅,我跟他学了捏面人的手艺,后来经过自己多年反复的练习、钻研,现在只要荧幕上有的动画人物,我都能捏出来。”舒国斌说,做卡通动漫人物一般先从头做起,再做身体、脚、手,最后做头发。

  舒国斌以自己创作的“八仙过海”、戏剧人物、动物造型、卡通人物等面人,打响了“舒氏面人”的招牌。

  从2017年起,他成为了兰二中和实验中学的兼职面塑教师。看到小朋友对捏面人比较感兴趣,舒国斌打算明年开个捏面人培训班,教小孩子捏面人。

  记者 沈冰珂/文 黄浙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