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第11版:万象

让人才感受到“兰溪温度”

  兰溪市“聚兰工程”办公室主任、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 何海荣

  编者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即日起,本报与兰溪市“聚兰工程”办公室、市人力社保局共同推出《新兰心语》栏目,旨在让更多人感受兰溪对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愿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兰溪创新创业,感召更多在外人才回乡支援家乡建设。

  人才是什么?人才是一国之根、一城之本、一企之基、一事之魂!现在的兰溪,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渴求、渴盼人才!20年来兰溪人口净流出10万人,10年间兰溪青少年人数减少8.8%;兰溪学籍高校应届毕业生回兰率不到50%,重点本科只有15%;八成新建、扩产的企业将“缺人”列为当下企业发展“新三难”。2019,人才“聚兰工程”因势而生。当下,我们必须高举市委、市政府“担当追赶 再创辉煌”大旗,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打造最具温情的人才城市,让所有人才感受到“兰溪温度”!

  一、从政策高度上撬动人才的兰溪温度。项目、资本、人才是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三驾马车!短期看,县域经济的竞争是项目资本的竞争,长期看,则一定是人才的竞争。今年市委、市政府交办人力社保局调研起草人才新政,通过大量的调研、座谈、综合分析,十易其稿,在市主要领导的亲自主持过问下,《人才“聚兰工程”十条意见》及六个配套实施细则发布实施。这是兰溪历史上最具诚意的人才政策,人才来兰溪,房子、票子、位子、孩子、妻子“五子登科”兰溪来解决。这也是覆盖面最广的人才政策,不论博士、硕士、学士、大专各种学历兰溪都要,不论企业、机关、事业各种身份兰溪都给,不论技师、工程师、医师、教师各种职称兰溪都补。这是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每年市财政将安排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给予人才购房、租房、公寓、创业、就学等8个方面的补助。我们专注政策宣传落地,集中精力抓落实,全力以赴引增量,确保兰溪人才迅速回流,人才总量实现年均8%以上的快速增长。记得康恩贝总裁胡季强这样说,30年前的兰溪集聚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我们奔着兰溪国企的辉煌而来。在此,我们郑重承诺:兰溪是最具温情的城市,你来,兰溪的未来就一定会来。

  二、从攻坚力度上撼动人才的兰溪温度。职校缺大专、企业缺技师、回归缺环境,这是困扰兰溪人才引进的“三大短板”。今年,我们致力于在兰溪职校创办时尚纺织技师学院,牵手五大产业类的高等职业院校,让兰溪学子在家门口实现“就学等于就业”的梦想。下步将致力于大面积实行技师定点订单培养,在去年创设康恩贝中药班、光膜小镇班、纺织管理班的基础上,复制推广成功模式,开设百人用工等重点企业“产业冠名班”20个以上,确保50%以上的职校学生留在兰溪,职业教育真正建在产业链上的目标。下步将致力于人才环境的营造,打造“兰溪人才回归直通车”,事业单位向兰溪籍人才倾斜,每年毕业季向高校应届吹响“兰溪集结号”,推出各类适配性岗位3000个以上,发布“新兰溪人”“兰溪英才榜”,最大限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记得兰溪籍院士胡志强这样说,只要家乡需要,我愿意为兰溪奉献所有聪明才智!在此,我们大声疾呼,你来,兰溪的辉煌就一定会来!

  三、从工作深度上推动人才的兰溪温度。品牌、载体、行动是决定人才工作效率的三大要素。今年,我们全力实施人才“聚兰工程”,精心打造“三精引才”品牌,精心组织十大系列活动,搭建用人单位与人才的多种桥梁,铺平人才来兰“最后一公里”。高端人才方面,重点实施人才直通车、人才驿站、人才招引四季行、行知英才落户、人才公积金等五大工程,在行知学院真正姓“兰”上取得突破,在博士、硕士引进数量上取得突破。技能人才方面,重点实施政务HR、五大产业双引双回、人才招录使团建设、百名百行首席技师、时尚纺织技师学院等五大工程,真正扮演好党委政府的人力管家、企业的贴心保姆、人才的知心朋友“三重”角色,确保实现全年服务企事业单位1万家,引育人才1万人的目标。记得去宁波招引纺织管理人才,浙江纺织学院兰溪学子陈家豪这样说:学有所成报效家乡,兰溪辉煌舍我其谁!你来,我来,大家一起来,兰溪的美好明天就一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