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5日 

第09版:担当作为好干部 再创辉煌排头兵

敢担当善作为 做人民的好公仆

——兰溪市担当作为好干部事迹(三)

  右一为郎建军

  左一为张旭初

  左二为周胜平

  左一为钟鸣

  勇做担当“排头兵”

  梅江镇副镇长 钟鸣

  近日,在兰溪召开的文明创建工作会议上,梅江镇在10月份美丽城乡(文明创建)工作考核中,再次获得“红旗”。至此,该镇已在考核中连续三个月获得“红旗”,实现了从倒数到前列的华丽蜕变。最大的功臣,莫过于分管“八有八无”创建及环境综合整治的负责人——梅江镇副镇长钟鸣。

  2017年9月,钟鸣被调入梅江镇工作,分管交通、集镇建设与整治管理、下山搬迁等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当年就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联网公路建设问题,全面完成政策处理,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同时,完成梅江小城镇立项等前期工作,按照总体规划,提前完成小城镇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为2018小城镇整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钟鸣带领全镇机关干部日夜攻坚,共拆除违建7万多平方米,扫清小城镇整治项目建设的障碍,顺利通过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上级验收。

  2019年,钟鸣分管小城镇长效管理及集镇建设、“八有八无”创建及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及国土规划等工作。他在梅江集镇上率先实行垃圾分类,从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集镇保洁等入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通过“自管门前雪”“随拍随传、齐抓共管”等措施,使小城镇长效不断提升。

  5月份,兰溪开始开展美丽城乡(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在当月的考核中,梅江镇拿到了象征倒数的“黄旗”。知耻而后勇,6月14日上午,在梅江镇“三百攻坚”动员会上,钟鸣以“决战三伏天、汗水换新颜”的决心对梅江“八有八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布置。

  “领到黄旗后,我们开始思考问题症结所在,然后制定方案,严格落实。”在钟鸣的牵头下,梅江镇建立了“三张网”共抓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即由该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钟鸣任总指挥,镇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工作片领导、联村干部构建的责任网;工作片干部、环境整治办与各村构建的联系网;各村两委、党员、农户构建的长效网等“三张网”,形成合力抓环境整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8月份美丽城乡(文明创建)工作考核中,梅江镇获得了第一名,并在随后的两个月考核中也均获得“红旗”,实现了从倒数到前列的华丽蜕变。

  综治维稳工作的“达人”

  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周胜平

  调解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社会稳定。近年来,兰溪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调解骨干,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以及省级、金华市级“调解能手”“金牌调解员”“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都饱含着周胜平的心血。

  “调解工作通常比较复杂、琐碎,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周胜平认为,做调解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和的心态,因此,“开心工作,快乐生活”便成了他的座右铭。多年来,他恪尽职守、热心服务群众,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推动平安兰溪建设及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广大奋斗在一线的司法行政干部和人民调解员作出了行动表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周胜平竭力构建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建成覆盖市、乡、村及各部门、各行业的调解组织网络,构建市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急事有人办、难事有协商”的工作局面。近5年来,全市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调解协议履行率均超99%。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开展调解工作。2015年,周胜平在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立“老娘舅”调解室,由乡镇(街道)调委会主要成员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另外选聘两三名懂法律、有专长、热心调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作为“老娘舅”,通过组团式服务,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2017年,他率先在公共法律服务网站开通“网络调解室”,通过“线上预约、线下调解”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省司法厅以兰溪为样板向全省推广;今年,为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由周胜平主持,以原有“老娘舅”调解室为雏形,在全市范围招募并创建了12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

  此外,周胜平在市综治中心成立“和合”大调解联盟,打造“和合”兰调品牌。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接市综治中心,整合多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联合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机构等,畅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渠道,实现调解资源“大融合”、调解机制“大联动”,并创建“和合”兰调专家库,开展“菜单式”点单服务,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基层一线的“攻坚手”

  马涧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 张旭初

  “哪里需要攻坚,哪里就能看到张旭初的身影”。这是同事们眼中的张旭初,自2010年从部队转业以来,一直深深扎根在马涧。

  从部队转业到现在,张旭初历任信访员、组织员、综治办副主任、工作片主任、工作片总支书记、人武部长等多个岗位。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他都能够及时转变角色,胜任岗位需要,连续4次被评为市优秀公务员,是领导和同事们眼中爱岗敬业的表率。

  退役不褪色。在担任工作片主任期间,张旭初就表现出“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作风格。在2014年生猪养殖整治过程中,他所管辖片区内的应村是全镇整治任务最重的村,当时有“全镇看应村”之说。张旭初和工作片其他干部一起,每天下村入户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经常晚上八九点钟才从村里回到镇里。

  有位养殖户不理解,强烈排斥,张旭初就坚持不懈地上门沟通谈话、宣传政策,该养殖户从强烈排斥、不让进门到最后被感动,甚至主动表态愿意配合并邀请他留下来吃晚饭。最终,应村整治范围内的家养殖场全部被顺利拆除,很好地带动了全镇面上的整治行动。当同事们问他,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时,张旭初说:“跟老百姓打交道,靠的就是真心实意。”

  2018年,马涧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起来了。作为“三改一拆”工作的分管领导,张旭初毫不迟疑地挑起了拆违组组长的重担。针对马涧集镇范围广、违法建筑体量大的情况,他多次组织拆违组人员进行会商分析,精心组织集中拆违点,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拆违,同时,通过分发公开信等形式,向集镇群众介绍镇党委政府对拆违整治行动的决心和力度,使其自觉配合拆违。

  拆违工作体量大、任务重。然而,张旭初在工作中敢于较真、碰硬,哪个拆违小组遇到“硬骨头”,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在整治期间,他曾遭遇过暴力抗法,受到两处轻微伤,但是他毫不畏惧,简单包扎后马上返回工作现场,起到了震慑作用。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马涧集镇共拆除附属房、简易搭建、彩钢棚等800余处,拆除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为该镇顺利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打下了扎实基础。

  甘做公路养护“老黄牛”

  公路段副段长 郎建军

  “‘四好农村路’是民心工程,一定要确保施工质量。”近日,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地进行施工质量和安全检查时,兰溪市公路段副段长郎建军向工作人员嘱咐道。一提起郎建军,金华交通系统的人立马就能想到兰溪市公路管理段的这位“老黄牛”。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郎建军28年始终如一日,写招标文件、看施工设计图、编制工程计划……一直同公路养护一线打交道。然而,2008年,始终辛劳在公路养护一线,同事们口中的老黄牛——郎建军,不幸患上了胃癌。

  做完近端胃切除手术,接受了近一年时间的化疗,郎建军的体重从原来的138斤跌落至93斤。2009年,在家休养的郎建军听说科室工程管理技术力量不足,决定提前结束病假。当时家人反对,他对不放心的妻子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单位需要我,我就得去。”这一坚持,就是10年。

  在岗便尽全力,郎建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情怀。去年,浙江开始“四好农村路”建设,郎建军和同事们一起认真编制2018~2020年3年行动计划和方案,在市财政资金困难、项目无法立项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完成2018年的省政府考核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省政府督查组对兰溪2018年度的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督查考核;今年5月,通过两个星期的加班加点,郎建军协助赤溪和永昌两个街道完成了“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的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和外业硬件设施建设,使两个街道顺利通过金华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的考核验收。

  郎建军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同和称赞。如今,他以公路养护的热忱支撑抗癌的信念,用抗癌的心态坚守公路养护,在公路事业上继续奋力前进。

  当问到是什么信念让他患癌仍坚守岗位?“我的父亲也是一线的养路工人,我从小就跟着他,看他扫砂、补洞,对公路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是这个光荣的身份,一直激励着我。”郎建军说,只要身体能坚持一日,他就会在公路养护一线一直做下去。

  记者 徐正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