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 

第02版:要闻

赵兰仙:三十年专注“红木”一件事

  从三尺讲坛上的一名普通女教师,到“文化新浙商・最美浙江人”,从白手起家研究制作红木古典家具,到随同李克强总理首访罗马尼亚的企业家代表团成员之一,兰溪企业家赵兰仙用了整整30年时间。她说,这30年,她只做了一件事——专注红木。

  红木之于赵兰仙的情结,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办厂说起。“说白了,刚起步的时候就是个‘夫妻店’。我老公干木匠活,我负责打下手。”回忆起当时的境况,赵兰仙只能用“艰苦”二字形容。诚信经营、产品质量过硬,赵兰仙的红木事业开始走上了正轨。2000年,兰福红木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于是,赵兰仙也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买地、造厂房、办公司。就这样,兰福红木从“夫妻店”发展成为了一家企业。

  生意虽然做大了,但赵兰仙对于红木品质的追求,依旧从不含糊。从选取红木原料到设计图纸,从打磨样品到雕刻加工,每一处细节都要求做到极致,赵兰仙几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一次,她发现烘干后的木材有几根出现了一点点白皮,虽然行业规定,有少量的白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她决不允许有丝毫的白皮出现,哪怕需要花费名贵的原料。赵兰仙这样的严格要求,连资深的工人都不能理解。

  始终坚持一榫一卯的传统制作工艺,采用百余道工序精工细作,以制作艺术品的态度打制每一件家具。以赵兰仙为领头雁的兰福红木坚持手工雕刻、坚持真材实料,每一件作品都实现了“形、艺、材、韵”的完美结合。这样精益求精的“艺术”执着,使得兰福红木逐步走出兰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今,兰福红木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先后被评为金华市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企业也成为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由于过硬的工艺和质量,2016年,兰福红木还被央视发现之旅频道《工匠精神》栏目组选中,拍摄了纪录片。

  除了企业家的身份外,赵兰仙还坚持做公益,加入慈善机构,是一名实打实的公益人士。多年来,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每年为贫困学生资助就学,走访慰问敬老院奉献爱心。2017年,兰溪水患严重,各地官兵驰援。得知消息后,赵兰仙第一时间购买应急物品,支援抗洪前线。

  “工匠精神乃立业之本。不光我们要坚持,我们下一代、以后的兰福人也会一直传承下去。”赵兰仙说,希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能够把兰福红木打造成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百年名店”。 记者 姜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