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麻糍,轻咬一口满嘴香
清晨,伴随着鸡叫,水亭畲族乡余垄村的雷双英一家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前一晚浸泡的糯米,放进木桶蒸制,以备接下来制作麻糍。
在畲乡,麻糍作为特色小吃,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夹红糖芝麻心,再裹一层芝麻粉,甜而不腻、爽口筋道。
代代相传的麻糍制作手艺,保留了传统的畲乡特色。“我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做麻糍。在爷爷那一辈起,每年过节,家里都会打麻糍。”今年50岁的雷双英有着农村妇女特有的能干。麻糍,在畲乡人的习惯中,每逢遇到喜事才会做些,全家一起品尝。
木桶中飘出阵阵糯米的香味,蒸熟了的糯米在阳光下显出晶莹的色泽。接下来,到了展示气力的时候,家中的男士上场。雷双英的丈夫与女婿,将蒸熟的糯米放到青石臼中,一人开水烫槌,倒入糯米,以槌敲打;另一人则在抬槌之时,用沾了温水的手翻转青石臼中的糯米团,一起一落,配合娴熟。青石臼、捣木槌,一样样物件都展示了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麻糍制作场景。
打好的麻糍,变成了一个大米团,手感细腻、洁白。打好麻糍,就到了畲家妇女们的主场。雷双英和女儿雷云霞用极其熟练的手法,拧成一个个均匀的小球,摊放在撒满芝麻粉的竹匾上。一个个小白球慢慢地展开,摊成一片均匀、薄薄的米饼。待到竹匾铺满了小米饼,母女俩就揪起一个小饼,手掌抹上牛油,麻糍就变得很听话、不粘手。再放上红糖芝麻,就势提起一角将麻糍包好。在母女俩的巧手下,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麻糍就诞生了。
麻糍刚做成的时候味道最好,带着余温,有着芝麻香、红糖甜,一口咬下去,香、甜、软、糯,融为一体。
“麻糍是畲族人民在重大节日时招待客人们的食物。”雷云霞说,麻糍的食材从准备到制作,从一粒粒糯米到端上桌的麻糍,整个制作过程还是挺费时费力的。而且选材要好,糯米和芝麻都要上等。畲族人民热情好客,招待客人都希望拿出最好的东西,小小的麻糍有着“生活甜美,又香又圆”的寓意,表达了畲族人民对远方客人的欢迎。
每逢三月三,麻糍作为特色小吃,极受欢迎。雷云霞说,不止本地人,有些客人还会专程从上海、江苏等地赶过来参加三月三,尝尝麻糍的味道。今年,雷双英一家尝试销售手工麻糍。“喜欢吃麻糍的人,还有一些酒店,会来订做。一次可以做七八斤糯米。”雷云霞说,每次做麻糍都是全家总动员。
麻糍的制作流程虽然简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会一直留在尝过的人的记忆里。 记者 沈冰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