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2日 

第03版:民生

兰溪市消保委发布2020年第五号消费警示:

预付消费需谨慎 莫贪优惠大额充

  记者 徐桢瑾 通讯员 郑 斌

  导报讯 近日,兰溪市雅布力母婴用品商行因经营出现问题倒闭停业,从而引发了众多预付卡会员投诉。该事件的发生,再次敲响了预付消费风险的警钟。

  在接到投诉后,兰溪市消保委与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与该商行原工作人员及场地出租方对接,第一时间盘存店内货物,清查充值消费人员,出台处置方案,为消费者挽回了40多万元经济损失。

  据了解,目前,预付式消费已涉及众多服务消费行业,特别是美容美发、洗衣、健身、餐饮、娱乐、食品等。为吸引消费者多充值、多消费,商家经常会设计五花八门的预付卡优惠,比如超低折扣优惠、赠送免费体验或礼品等。在提供了一定便利性和价格优惠的背后,也存在较大风险,主要涉及预付卡经营主体违法充值、虚假宣传、不履行承诺、变相涨价、退卡转卡难、单方面终止服务、突然关门消失等。

  为此,兰溪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应当谨慎理性,尤其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提高防范意识,谨慎选择商家。要确认经营者主体资格,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高、经营时间长、经营状况好的商家。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自营业执照核准登记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发放预付卡。消费者在办卡时,需认真查看商家出具的凭证与执照上的单位名称、经营者姓名是否一致。

  其次,充值要理性,使用要及时。办理预付卡时,建议按照自己实际需求充费,避免长期搁置。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法人提供的记名预付卡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不记名预付卡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其他经营者提供的记名预付卡金额不得超过2000元,不记名预付卡金额不得超过500元。切记不要因商家优惠折扣而冲动消费,尤其不要进行一次性大额充值,充值后应当尽快使用,切忌长期搁置,避免商家突然停业而给你带来经济损失。

  第三,办卡要签合同,注意细节条款。办卡时,务必签订书面合同,不要轻信商家口头承诺。对一些商家的格式合同,要看清合同细节,事先明确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可为日后的消费争议提供解决途径和依据。服务类预付卡需特别注意转让、退卡时是否有收取更名费、转卡费、停卡费等附加费用,发现不合理的条款内容,要及时提出。

  第四,消费时要查看余额,并妥善保存凭据。每次消费后,消费者要注意查对核实余额动态,以防卡内金额乱扣或缺失。消费后还要妥善保管好书面凭据或消费凭证,一旦发生问题便于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最后,发现问题要主动维权。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应及时投诉维权,寻求相关部门处理。如果是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平台的入驻商家处办理的预付卡,可第一时间要求平台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