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第02版:两手都要硬 两战都要赢

引进农业项目、整修水利设施……

兰溪村务协商“智囊团”亮出治村高招

  记者 陈志恒 通讯员 吴亦铮

  导报讯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昨天上午,在兰溪市游埠镇滕家圩村一块成片的农田里,农机正在翻地松土,农户或有序拉绳定点,或悉心栽种吴茱萸幼苗,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这是滕家圩村借助村务协商委员会的力量,新引进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滕家圩村东邻衢江,堤坝外侧是滚滚江水,内侧则是百亩良田。2016年,村两委将村民零散所有的土地进行流转。成功流转后,当年的田地租金翻了一番,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这两年,这块土地统一由村集体转租,先后种植水稻、萝卜等农作物。眼看承租合同即将到期,村两委一直在寻求合适的投资商,继续发挥土地效益。去年11月,滕家圩村成立村务协商委员会,委员们也多次围绕村庄农业发展议题进行商讨。

  一直以来,滕家圩村村务协商委员会委员、乡贤代表邵少萍都十分关注关心家乡发展。得知朋友张聪发萌生了投资中药材项目的想法,他立马牵线搭桥,“我有朋友想投资中药材项目,刚好我们村集体有一块待租的土地适合种中药材。于是,我带他到村里实地考察,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

  邵少萍说:“村务协商委员会搭建起一个平台,让大家有了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我们也希望自己能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滕家圩村成功盘活近70亩土地,打开了耕地利用的新局面。目前,该项目正顺利推进中,双方有意愿继续开展合作,引进其他中药材品种,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益。

  如今,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少不了村务协商委员会的参与。“在村里灌溉农田,用水泵抽水的费用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家里人手不够,个人灌溉压力较大。”针对不少村民提出的问题,委员们就“充分利用村综合水利设施资源”的议题,协商讨论整修村里停用多年的水利设施事项,最后形成统一意见。

  根据村务协商委员会的建议,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决定全面启动水利设施整修工作。整修后,预计将惠及800亩田地。这样一来,村民们春耕备耕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大家齐心协力清理水渠中的枯枝、树根等杂物。

  遇事讨论、要事协商、难事帮忙,如今,村务协商委员会已成为兰溪农村解决村民需求的“直通车”,农村一批有识之士频频亮招,真正参与到解决民生事项和家乡经济发展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