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1日 

第12版:专版

万里赴戎机 救鄂于水火

人民医院5名援鄂医疗队员平安到家

  今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湖北、武汉本地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全国各地竭尽所能,从人员、技术和物资上“硬核”支援湖北。“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一时间,四面八方的医疗力量、医疗资源驰援湖北。

  疫情暴发后,数万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湖北。其中就包括兰溪市人民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他们分别是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杨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鲍绪新、主管护师杨巧儿、感染科主管护师张林仙、心内科医生夏鹏飞。

  1月28日,杨飞作为兰溪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跟随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在武汉疫情一线抗“疫”的她还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据了解,在武汉期间,杨飞所在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个危重症监护室、2个重症病房以及医学检验科。52天里,累计新收治患者192人,已有135人康复出院。

  两个月前,杨飞跟随着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带上国家的重任和职业的使命,带着人民的关心和期望,踏上了无悔的援鄂征途。两个月后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我忘不了撤离时,武汉人民的夹道告别,交警的保驾护送,心里是满满的温暖和感动,也忘不了团结一致,勇战疫情的战友们。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这种不怕困难,共克时艰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尽心尽责。”杨飞说。

  2月9日,兰溪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林仙、杨巧儿、鲍旭新出征武汉,他们也是浙江省派出的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据了解,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方舱医院分队)是浙江援鄂医疗队中队伍人数最多、收治患者最多、换防次数最多的队伍。在汉期间,累计经管新冠肺炎患者1282人,累计治愈出院1067人。并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抵达武汉后,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援鄂队伍整建制,一周内完成一座方舱医院从无到有、从忙乱无序到从容不迫,并整理出方舱医院工作方案,体现出浙江医疗队快速有力和坚强的行动力。3月28日,他们完成使命返回浙江。

  回忆起这段援鄂经历,张林仙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用专业知识,去帮助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扰;作为一名援鄂队员,我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作为一名领队,我把每个队员安全带回家。这次武汉之行我收获了温暖与感动,感动于国家的强大,感动于人民的伟大,感动于我们职业的坚强。”

  杨巧儿告诉记者,从刚来时的陌生到现在的不舍,收获最多的还是爱和温暖,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总有那么一些人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把减轻痛苦,保护生命,促进健康作为白衣天使义不容辞的职责,带着这份艰辛与责任,在‘人道、博爱、奉献’这面旗帜指引下,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汗水温暖着千千万万的人,为那些身患疾病、陷入困境的人默默奉献着自己一颗火热的心,在护理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杨巧儿说。

  “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积极投身到援鄂的行动中去,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职责与使命,我感到无比的光荣。”鲍绪新说,在驰援武汉的这49天里,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祖国交付的任务。在这场战役中,不仅感受到了祖国强大的后盾,也感受到了心心相连的众志成城。

  2月13日,夏鹏飞作为兰溪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跟随浙江省第四批医疗队奔赴武汉。在抵达武汉战场的首日,他所在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重症监护室,在医疗队接管的ICU患者实现“清零”后,他又调防至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继续战斗,直到3月31日返回浙江。

  “驰援武汉抗疫以来,我经历了临行前的紧张焦虑,上岗后的淡定从容,离别时的激动不舍,凯旋后的回归平凡,无数次被感动,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完美的升华。正所谓‘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我们是平凡的人,但我们用专业和敬业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书写属于医务工作者的华丽篇章。我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饱满的精神、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医疗服务工作中去。”夏鹏飞说。

  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医疗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和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是人群中最美的“逆行者”。

  □ 本版文字 记者 徐桢瑾 本版图片 由兰溪市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