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理论并行 动脑与动手并重
聚仁小学新设 “一园二场八坊”
导报讯 近日,一场由六年级学生组成的别开生面的中西餐烹饪活动在聚仁小学举行,这是该校新设的劳动坊创造课程之一。
在学校专门开设的“味典小厨房”教室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由组队,在老师的帮助下,动手制作中西餐。制作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昂,积极参与其中,自己动手烘焙蛋挞、制作寿司和凉菜等。“整个过程,老师不做任何指导,从组队、菜谱制定、营养搭配,到成本核算、提交清单、最后的成品,都由学生分工合作,自主完成,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自我提升。”该校六(3)班的潘老师说。
据了解,该课程每周三下午开放,每班轮流参加,学生可根据不同主题,采购相关原材料进行制作,从中体验烹饪的乐趣,提升动手能力。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木工坊、机械坊等。木工坊内的很多木工工具都是老师捐献的“古董”,学生在学习锯子、刨子等基本工具使用的同时,从实践中体会不一样的传统文化。由于操作的局限性,该坊作为学生学习的奖励之一适时开放,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也会送往美术台加工,并进行展示。而机械坊的工具则是老师从各处淘来的老旧工具,包括自行车、电视机、风扇等。“这些新开设的课程与原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还处于体验阶段。主要还是希望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印象。”机械坊负责老师盛晓东说。
据悉,该校的劳动课程形式多样,统称“一园二场八坊”,其中包括荟仁园、流动实验场、航模工场、生物坊、味典小厨房、小创客工坊、漆·坊、木工坊、机械坊、缝纫坊和工坊,是当下学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要求的跟进。学生在创新性课程中既能学习和培养兴趣特长,也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手艺有了更深层次认知,从而实现对传统工艺的传承。
“现在课程还在初试阶段,是完善和相互学习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劳动坊课程解放学生的双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老师主要是抛出问题,然后全权交由学生来完成。”该校校长陈玉蝉称,“实际上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渗透在该课程中。”学校后续将把“一园二场八坊”设置为课业学习,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在实践过程中丰富理论知识。
胡梦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