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入“收官之战”
通讯员 金 城
导报讯 2020年是兰溪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收官之年”。日前,兰溪组织开展验收培训会,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验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培训讲解。
据了解,今年,全市计量设备布设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龙头,形成“重点中灌全覆盖、典型灌区有计量、一镇一点有代表”的整体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布设格局,较好解决了丘陵地貌灌区多源来水导致的数据不准确,以及计量设施建设投入大等问题,为后续改革工作提供扎实数据基础。
兰溪通过建立农民用水协会、股份经济合作社、用水管理小组等三种创新性终端管理模式,探索不同条件下的管理模式适用范围,全面开展终端管理组织建设工作。永昌街道朱村支渠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已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农民用水协会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进一步促进了各乡镇终端管理组织的建设工作,从而有效推动末级渠系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工作,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此外,水价成本精测算。兰溪市以合理补偿用水成本为原则,由水务、发改等部门共同开展农业水价测算、定价、调价等基础性工作。结合第三方审价机构审定成果及实际情况,实施水价成本监审、价格核定、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等相关机制办法,为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时,围绕“节水减排、提高末级渠系运行水平”两个目标,实施精准补贴、节水奖励办法、资金使用管理细则,从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的定义、标准、使用要求、下发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范,有效解决“工程建后无人管、管护经费无处寻”的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精准补贴资金818.65万元,节水奖励资金138.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