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 主动求变
疫情当前,兰溪外贸企业“逆势上扬”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昨天上午,在位于兰溪经济开发区的浙江金华雪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装配车间里,工人们正加急装配、检验一批婴儿睡篮。记者了解到,这批产品将在不久后出口到英国。
浙江金华雪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婴儿推车及零件、儿童床、儿童摇椅等婴童用品,企业97%左右的订单都以出口为主,产品远销欧洲、南美洲等市场,以及周边的亚洲国家。
受前期国内疫情影响,企业相较往年晚开工了一个月,后来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却又遭遇了国外疫情暴发,但就是在这样的逆势大环境中,企业的订单还是排到了8月底。产品和市场,是“雪贝”在疫情期间外贸“低潮期”取胜的秘诀。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雪贝”每年要投入800万元左右的研发资金进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公司总经理王品其告诉记者:“企业要有忧患意识,以便在贸易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随时做好准备。早在三年前,我们就对产品线和市场进行了一个调整,把产品定位在中高端的水准。创新提质的同时,又保持着优惠的价格,性价比相对较高。”
正因如此,在国外对婴儿推车刚性需求的情况下,产品市场需求很大,几乎不愁销路。“我们的市场遍布全球,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生产不同的产品,保证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王品其告诉记者,根据国外不同国家疫情形势发展的情况,企业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市场,当疫情缓和时再继续对其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尽管晚开工一个月,但1至5月的产值却和去年持平,达到了6600万元。”
与“雪贝”不同的是,位于兰溪经济开发区的另一家外贸企业伊德纺织品有限公司,通过快速转型成功打开了国外新市场,订单量节节攀升。
“伊德纺织”主营抱枕、靠枕等时尚家居工艺纺织用品,八成产品销往海外。受国外疫情影响,今年3月以来,很多外贸订单被迫暂停或取消,给企业带来不小冲击。危急时刻,企业通过对欧美市场15年的深耕基础,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果断决定转型生产装饰性口罩,广受国外客户好评。
随后,“伊德纺织”新增了6条布料口罩生产线,将90%以上的产能转移到口罩生产。目前,6月份的订单已经全部排满,新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今年1至5月,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7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
尽管今年外贸形势严峻,但在兰溪,也不乏有像“雪贝”和“伊德纺织”这样的企业,它们内抓管理、顺势而为、主动求变,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和市场,使企业得以在严峻的形势下实现完美的“逆袭”。
今年以来,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重重困难,兰溪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实施“一企一策”点对点精准服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同时,多部门协调联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出实招、稳外贸,为企业解难纾困,帮助企业化危为机、“逆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