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2日 

第11版:万象

搬砖建哨所,挖野菜充饥 艰苦岁月回忆起来很“甜”

  1963年6月,原广州军区正式建立哨所编制,战士们开始在高山上驻防,但那时的高山哨所只是一间四壁通风的木屋。

  官兵们用了整整6年时间,建起一座新哨所。老兵诸明生回忆,“修建哨所的石砖,一个人搬不动,都是两个人抬一块,一块一块抬上来的。”

  老兵罗定友,1968年入伍,曾在“高山红哨”驻守2年时间。

  那时,他和战友们每天巡逻至少30多里路,“山上湿气重,野生茅草近半个人高。每次巡逻回来,汗水、水汽夹杂在一起,浑身都会湿透。”老一代哨兵也因此患上了不同程度的风湿病。

  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当时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没有水源,他们自己动手挖水池,储存雨水用于生活;没有蔬菜,他们就漫山遍野采摘野菜,丰富自己的菜篮子。

  回忆起当年挖野菜充饥的往事,老兵们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香味,但离开哨所后就再也没吃到过。”

  “老前辈带我们做一顿饭吧!”说干就干,在老兵们的指导下,官兵挖野菜、找食材、洗菜、烹饪……

  一道道纯天然的野菜摆上餐桌,老兵们动情地说:“就是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