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兰溪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多了
记者 成 超
近日,兰溪市政协一份关于对农村常住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情况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调查报告的各项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升,兰溪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多了。
“去年,我们已经对农村常住居民开展了一次满意度调查,但报告中各项满意度不高。今年,我们再次开展这项活动,18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全部高于去年,并有4项内容提升幅度在15个百分点以上。”兰溪市政协资源环境与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应荣军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兰溪大力实施“四大战略”,积极开展各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改善了村庄居住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美丽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
一走进黄店镇王家村,记者看到,道路两旁是一排排崭新漂亮的小洋房,房子四周干净整洁,还种满了花花草草,休闲凉亭、体育器材、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在这怡人的乡村环境下,众多游客前来度假,村民家农房也因此成了接待游客的民宿。村民卢云飞家便是其中的民宿之一。“现在环境变好了,游客也多起来了,村里比以前热闹多了。去年底,我把自家房屋改建为民宿,现在隔个三四天就有游客来住宿,每次都是爆满。”卢云飞说,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就可以赚钱,这样的日子很幸福。
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我们村从去年开始,以推进‘文旅兴兰、环境兴人’战略为突破口,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对村庄卫生环境、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村庄变美带动了村民致富,特别是今年枇杷成熟时,村民都不需要拿到外面去卖,在自家门口就能轻松卖掉枇杷挣到钱。”王家村党支部书记卢惠良告诉记者,在家里就能让腰包鼓起来,村民们都很满意、很幸福。
“村庄的居住环境,密切关系着每一位村民的生活。因为村庄环境变美,带动村民致富,村民因此对村庄面貌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应荣军说。
记者看到,市政协去年和今年都对农村的公共卫生维护、村庄生态环境和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今年的满意度分别为89%、82%和83%,分别比去年提升15.5、12.8和5.1个百分点。
老有所养 幼有所求
村民生活保障不断提升
每天一到饭点,诸葛镇厚伦方村的居家养老中心就汇聚了一大批7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村通过居家养老中心这个载体,让年纪比较大、子女都在外工作的老人,享受到了家的温暖。”厚伦方村党支部书记方赛花告诉记者,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每天都会给老人们准备新鲜可口的饭菜。每到饭点,老人们坐在一起吃饭谈心,日子过得很惬意、很幸福。据悉,该村的居家养老中心还设置了医疗服务点,老人们一旦身体不舒服,在服务点就可以得到及时就医。
生活有了保障,村民才住得安心。家住水亭畲族乡下方泉村的龚瑞元,退休前一直住在兰溪城里,但退休后,他却搬到老家居住。“现在农村变化很大,不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里还为村民谋求了很多生活福利。”龚瑞元说,他的孙女在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村里为此特意给她颁发了奖励金。据了解,下方泉村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特意将对学习优异学生的奖励写入村规民约,并且还利用党员联系户,帮助村民为子女就学提供便利服务。“相比住在城市,我现在更愿意住在农村。”龚瑞元说。
“养老、子女就学、医疗保障是影响很多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现在村里积极为村民谋求生活福利,他们的幸福指数自然不断提升。”应荣军说,在两次问卷调查中,同样都对农村的养老、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村庄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三项内容的满意度分别为79%、85%和80%,分别比去年提升了11.4、18.6和15.1个百分点。
向着更幸福美好的蓝图前行
政协委员积极献良策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由市政协统一领导和组织,依托“一村一委员”工作平台,调查范围覆盖全市16个乡镇(街道)320个村,选择调查对象综合考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因素,力求调查面广、反映情况真实。
虽然今年各项调查内容满意度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政协委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查找农村常住居民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协委员吴美娟在联系村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中发现,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村容村貌变化很大,各项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提升,但村民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度仍不高。为此,她建议村两委帮助村民多想想致富法子,尽可能帮助村民谋求致富机会,引导村民提高收入。另外,村民自身也要积极提升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增加收入。
在活动中,政协委员朱兰庆感受到村民对环境卫生、治安管理和便民服务等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对此,他建议继续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尽快推进村庄道路亮化工程,让村里的每盏路灯都能照亮村民的回家路。
据了解,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00份,回收2857份,参与委员245名,问卷回收率和委员参与率分别为89.3%和91.1%。在调查活动中,政协委员认真了解社情民意,为所联系村推进满意度提升提出意见建议464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