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0日 

第02版:要闻

用文化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赤溪街道赋予文明实践新内涵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常满塘,是福地;民风淳,人安定;荷花美,圣洁雅;缘客来,显芳华……”近日,兰溪市赤溪中心学校的4名学生在常满塘村荷花小径,以快板为道具表演《常满塘乡风文明三字经》。

  自“乡风革命”行动开展以来,赤溪街道紧紧围绕群众需要提供文化服务,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常满塘村结合“八有八无”、美丽乡村创建和荷花小镇建设,将环保、守法、文明礼貌等内容编入村规民约“三字经”。“选用快板的表演形式,也是让这首‘三字经’通俗易懂,让村民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并能广泛传播、践行,让遵守村规民约成为新风尚。”据赤溪街道宣传委员叶晓静介绍,今年5月,该街道创作了《常满塘乡风文明三字经》,短短368个字涉及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家庭邻里等方方面面。

  前不久,赤溪街道还排练了一场《公筷行动》儿童情景剧。剧中,赤溪中心学校的四名学生分别扮演新型冠状病毒、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感冒病毒等四种病毒,还有一名学生扮演“文明小使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方式、简洁易懂的语言,引导大家使用公筷公勺,文明进餐。

  目前,赤溪街道的11个行政村陆续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各村以“一约一会一队” 为主要载体,由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带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成立文明实践志愿队,充分激发群众自觉、全面地参与其中。同时,还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让群众在文化礼堂中沐浴浓郁乡风;针对中老年群体创作“扶贫三句半”,不仅有方言版本,还为新兰溪人准备了普通话版本。

  “接下来,街道还将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创作更多文艺作品。目前,《婚礼风波》情景剧正在创作中。”叶晓静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赋予新时代背景下文明实践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