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人互相瞒着在一线救灾
家人刷新闻才知都在一线
7月12日深夜,随萍乡市消防救援支队赶赴鄱阳抗洪抢险的余雷欢,睡前看了下手机,发现表姐在微信“家族群”里发了一张回乡支援江洲镇抗洪的视频截图,原本住九江市区的父亲,也在这支支援江洲抗洪的队伍中。
爷俩一细聊,才发现他们家祖孙三代都在江西抗洪一线,余雷欢的爷爷也加入了村里抗洪救灾的志愿者队伍。在视频电话中,祖孙三人除了互相嘱咐,也不知道说啥。“我们祖孙三代都在一线抗洪,真的很自豪。”余雷欢说。
紧急增援鄱阳
出发前未告诉家人参与抗洪
余雷欢是江西九江人,2016年入伍后在江西省萍乡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
7月8日,随着鄱阳湖流域汛情严重,萍乡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紧急增援鄱阳的命令。因为有抗涝经验,在队里工作表现很好,跃进北路特勤消防站的余雷欢成为增援鄱阳救援队的一员。
出发后,余雷欢给在九江的母亲打了个电话。“因为消防员工作危险多,平时任务内容都不跟家里说,怕他们担心,我只说了要去鄱阳执行任务,可能不方便联系。”余雷欢说,妈妈也没有多问,便匆匆挂了电话。
第二天早上6点,增援队伍到达鄱阳县,驻扎在激扬小学,不久突击队队员们就接到任务:角峰圩堤出现管涌渗水,需紧急填堵,否则会出大坝溃堤。
突击队队员郭子箭介绍,当时的圩堤上有多处渗水点,有的地方汩汩地冒着黄水,部分圩堤已发生塌陷。突击队到达后迅速投入抢险,用碎石、土袋在危堤周围垒筑加固,阻止坝基流失。一直忙到深夜,险情排除后,大家回到驻扎地,脱下鞋才发现所有人的脚都被水泡得发白、起皱,有些队员的手上也磨起了水泡。
上抗洪一线
祖孙三人都在抢险
增援鄱阳抗洪抢险4天后,余雷欢一直以为父母都还在九江市区的家中,但没想到父亲已经响应老家江洲镇“回乡支援抗洪”的号召,瞒着他上了一线。
也没有刻意隐瞒,余雷欢告诉父亲,自己在鄱阳其实也是抗线救灾的。父子俩一聊,才知道家里祖孙三人都在抗洪一线。余雷欢的父亲赶回老家抗洪,没想到一直住在老家的爷爷,也瞒着家人上了一线,46岁的儿子和66岁的父亲,被分到了同一个组,倒班巡堤。
视频电话里,祖孙三代都表达了对彼此的担心和嘱咐。
7月13日,老余也在新闻中看到了儿子参与救灾的视频:当时一名老人从窗户里爬出来,身着“江西消防”救生衣的小伙子们把她接了出来,画面最后,能看见余雷欢拿救援物资,走在队伍前面。
尽管镜头只有短短几秒,跟老余在短视频上的模糊身影一样,但父子俩一眼就能认出了对方。
返乡驰援
1998年洪水曾冲毁老宅
余雷欢的父亲,是看到江洲镇政府号召青壮年回乡抗灾的倡议后返乡的。
7月10日,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人民政府通过公众号发布《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信里讲述了当地抗洪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面对34.56km长的堤坝,我们的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信中呼吁在外的的父老乡亲们速回江洲共抗洪魔,保护家园。
余雷欢的父亲和众多在外务工的江洲籍农民一样,在看到这封信后,响应号召回乡保卫家园,7月10日当天就骑上摩托从九江市往回赶。
这次回村的大都是四五十岁的壮年,而爷爷余细苟因为年事已大不需要巡堤,但他仍坚持上坝巡查。“我孙子是消防员,我儿子是志愿者,我不能扯后腿。”老人说。
1998年洪灾时,余家的房子就被冲塌过,几乎一无所有,于是余雷欢的父母决定到九江市找工作,从租房种菜、打工到承包小工程,余雷欢父母靠着人实在、讲信用,白手起家。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