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1日 

第01版:头版

洪忠进: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实业家

  记者 陈志恒

  做大做强冷链物流项目,将其打造成渝东南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联手中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坚持发展玻璃纤维产业,力争建成中国第四大玻璃纤维产业基地……今年以来,三磊实业的“掌门人”洪忠进忙得不亦乐乎,与多家央企、国企达成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今年58岁的洪忠进是兰溪人,现任重庆三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兰溪商会会长。他带领三磊实业经历了从最初艰难经营的小公司到现在规范管理的集团化企业的蜕变,也充分展现出在外兰溪人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创业精神。

  他的三次转型,都踩准了发展趋势

  1962年,洪忠进出生在兰溪市梅江镇下马桥头村。儿时家境贫苦的洪忠进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18岁那年,他毅然走出山村,从日用品厂的售货员做起,辗转多个行业,渐渐在营销领域崭露头角。

  上世纪90年代,洪忠进辞去当时的银行工作,怀着满腔热情,走上创业之路。2004年,洪忠进在重庆秀山收购了腾辉水泥公司并组建了重庆三磊水泥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渝商。正当水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他却决定退出水泥行业,“当时市场有变化,恰好中国建材大举布局西南市场,准备收购多家民营水泥厂,就觉得是时候退出了。”

  2010年,洪忠进瞄准了现代农业,成立重庆三磊田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重庆黔江规划建设了仰头山3万亩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既可以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也可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所以我就一直做到现在。”

  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但属于长线项目。“玻璃纤维是新兴产业,已经在汽车、飞机、铁路、通信、军工、建筑、环保等领域开始大量商用。”因为看好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2015年,三磊实业集团在黔江投资建设4条年产10万吨高性能ECR玻璃纤维智能化制造生产线。该项目占地600亩,总投资40亿元,目前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可年产20万吨的玻璃纤维材料。

  从传统水泥到现代农业,再到玻璃纤维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洪忠进的每一次转型,都踩准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今后,三磊实业将继续瞄准玻璃纤维的研发和生产,40万吨高性能ECR玻璃纤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25亿元,成为中国第四大、全球第五大玻纤粗纱新材料生产基地。”他信心满满地说。

  无论走到哪里,他的根始终在兰溪

  虽然人在他乡打拼,但洪忠进一直关注着兰溪发展,会时不时回家看看。“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兰溪人,鸡子馃、牛肉面、炒粉干……这些美食是我的最爱,每次回来吃到家乡味道、见到亲朋好友就感觉非常亲切。”洪忠进说,这两年,兰溪的发展和变化他都看在眼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集镇越变越美,这让他感到高兴和自豪。

  去年11月,洪忠进受邀参加兰溪发展恳谈会。得知兰溪正加快城市南拓步伐,全力以赴开发建设金兰创新城,他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对金兰同城化发展充满了期待。

  对于家乡的发展,洪忠进也给出了自己的“金点子”。“兰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孕育了一大批乡贤能人。他们都是兰溪最珍贵、最具潜力的宝贵资源。”他建议要用好兰溪籍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等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乡贤招商、以商招商,把项目建在兰溪、把资本投向兰溪、把人才引回兰溪。

  近年来,洪忠进深耕农业产业、助农脱贫增收,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谈起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洪忠进如数家珍,“家乡的杨梅、枇杷确实不错,我每年都要从老家寄一些枇杷、杨梅送给客户,大家有口皆碑,但这些特色农产品品牌还不够响,影响力还不够大。”洪忠进建议,兰溪市委、市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举办推介会、对接会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打响兰溪特色农产品这张金名片,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根都在兰溪;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一直以来,报效家乡都是我的热切期望!”洪忠进深情地说,希望能找准发展时机,回兰投资兴业,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