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1日 

第05版:乡村兰溪

移风易俗 引领新风

永昌街道加快推进“乡风革命”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近日,永昌街道梨塘下村民王国娟积极响应村里红白喜事公约,简单为公公叶绍林办丧事,从原来准备的18桌酒席简办到10桌,每桌的标准也从1000元降到600元,用的酒也是家里的自酿酒,整场丧事办下来,至少节省了1.5万元。

  自全市开展新时代“乡风革命”行动以来,永昌街道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示范带动、强化宣传教育,迅速掀起移风易俗热潮。截至目前,永昌街道各个村都在积极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建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制定红白喜事公约,目前已累计婚事新办15场、丧事简办25场,并且每个村都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活动,都拥有一支文明实践志愿队。

  在百凤林村,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摆放了两只垃圾分类桶,村民们自觉准确地将各类垃圾投放到相应的桶内。自从实施垃圾分类以来,百凤林村两委班子把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村里的重要事项,并制订党员联系制度、荣辱榜制、分拣员管理制度、清运员考核制度、农户门前三包制度等,聘用专职垃圾分拣员、垃圾指导员,发动党员、妇女、青年团员成立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利用党员联系群众,通过党员对联系户逐户手把手指导和监督,并定期进行考评,每月对农户进行垃圾分类评比,每月评出先进户和促进户;对垃圾清运员也进行考核,薪酬采用包底加奖励工资制。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使垃圾分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乡村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不仅如此,为了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文明建设,沈家村还自编自演了一个乡风文明三句半节目,朗朗上口的语调,浅显易懂的词句,短短的432个字涉及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文明礼貌、家庭邻里等方方面面,深受村民喜爱。

  “接下来,我们街道还将以清朗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文明新风;以创建‘无公共保洁村’为切入点,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以文明家庭等先进评选为着力点,树起文明标杆,转变乡风民风;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实践站为关键点,加快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加快推进‘乡风革命’行动步伐。”永昌街道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