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1日 

第07版:学在兰溪

专家授课,激发孩子无限想象力

  营训第一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祁智老师为学生讲述“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课堂上,祁智老师侃侃而谈,学生们认真听讲,感受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下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仇术文老师为学生讲述“诗歌的启蒙与创作”。学生与老师积极互动,并创作出在营期的第一首诗。

  “写作要注意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薛涛老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观察,由细节展开想象,探知写作高手是怎样炼成的。薛涛老师现任辽宁文学馆馆长,是一个专心为孩子写作的人。

  李姗姗老师是一名富有童心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童趣。李姗姗老师用《面包男孩》中的精彩段落,教孩子们掌握写作技巧,让孩子们记住:梦想是一颗永不融化的糖。经过第一天课程的启蒙,同学们第二天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互动,创作的诗歌也更加有模有样。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对老师充满敬意与喜爱,课程结束后,学生纷纷上台和老师签名合影,李姗姗老师还为学生送上自己亲笔签名的作品。

  三天的训练营课程在《儿童文学》杂志专栏作家闫超华老师的课程中落幕。闫超华老师和孩子们分享了日本、美国、英国及自己创作的各种童诗。美国的童诗很好玩,日本的童诗很美,闫超华老师的童诗很有趣,但不管哪种童诗,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在大语文时代,想象力永远是每个人内心中最重要的品质。家长要鼓励孩子打开想象力,去发掘他们小脑袋里的怪东西。”闫超华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同学们,看到椅子你们想到了什么?椅子是木头做的,木头是树上砍下来的,树是种子发芽成长的,种子是花儿开花结的果实……”这是闫老师由一张椅子引导学生引发的联想。当孩子们小脑袋里的一张椅子变成花时,他们创作的童诗也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