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消保委发布“双十一”购物节消费警示
直播购物有风险 消费陷阱需防范
记者 徐桢瑾 通讯员 郭振江
导报讯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大促销力度,想必不少市民都已经历了第一轮“买买买”,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消费陷阱。为此,兰溪市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科学消费。
直播购物有风险,切勿冲动消费。“直播购物”“网红带货”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销售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和便利的同时,也涌现了诸如质次价高、货不对版、虚假宣传、售后维权难等问题。
因此,消费者参与直播购物时,应优先选择正规直播平台,对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的直播带货,要谨慎下单。要充分考虑直播商品是否是自己真实需要,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了解商品相关真实信息,切勿盲目跟风购买,冲动消费。直播购物消费纠纷多牵涉异地商家,举证难是消费者维权一大难题,广大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切记慎重。因此,下单后,要保留好商家名称、直播链接、下单凭证等信息,以便出现问题时联系售后解决。
要选择正规平台,甄别优质商家。消费者在网购时,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且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网店进行评估,做到货比三家,防范刷单炒信。网购支付时,还要通过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和正规流程购买,绝对不要轻信卖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链接或二维码。在选购商品时,也要对比商品网页的发货地址、商家营业执照注册地、咨询商家商品实际发货地和退货地址,要做到明辨真伪、识别优劣,不要被华丽宣传页面所迷惑,不要购买“三无”产品,以防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要看清促销规则,防范消费陷阱。如今的“双十一”,线上线下都在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可谓别出心裁,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在线上或线下选购商品时,一定要科学理性,按需购买,防止因打折优惠而冲动消费,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要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在各类降价、打折、拼团、满减、送赠品、抽奖等优惠活动中,保持清醒头脑,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不要轻易被低折扣所迷惑,注意防范虚假折扣、虚假满减承诺等消费陷阱。
此外,要保留购物凭证,积极依法维权。无论线上线下,消费者购物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如该产品页面宣传、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给后期消费维权带来难度。在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